发改委宏观调控平衡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 02:21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宋蕾 发自北京 相比2004年的调控,本轮发改委的宏观调控,更需要的是掌握一种冷热间的平衡技巧。 “经济总盘是过冷还是过热?这并不是眼下最重要的问题。”一位权威人士对《第一
国务院常务会议定调 今年4月14日和6月14日,国务院两次举行常务会议讨论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前后的措词,上述权威人士分析,一季度时高层还持观望态度,后一次会议则将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鲜明地提了出来。 6月会议纪要的原文指出经济形势中的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而此时外界争论较多的“通胀压力显现”、“经济过热”等判断并未在政府层面有任何定论。 “这意味着政策不会全面收紧,也不会按兵不动。”该权威人士说。调整结构过剩 在发改委看来,当前经济冷热兼备,原材料价格的走高带出通胀趋势,支柱行业的过剩又显现通缩压力。 因此,今年上半年,发改委没有出台全面收紧的经济政策,而是针对过剩的行业,在4月底和6月初两次集中出台了8个行业的调整指导意见,分别涉及铁合金、水泥、铝、煤炭、电石、焦化、纺织和电力。 从连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可以看出,以解决产业过剩矛盾、促进产业升级为目标的产业政策为本轮发改委调控的第一手段。 发改委宏观院产业所研究员王岳平认为,每个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对过剩行业的调控也应特别注意已显现过剩和潜在过剩的区别。 所以,此轮调控也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 市场手段 在4月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副局长朱宏任曾分析了行业过剩的原因。他表示,现在的过剩不是市场竞争导致的过剩,而是行政上造成的过剩,因为追求GDP增长而过剩,在垄断性行业,由政府扮演投资主体所导致的过剩。其竞争相当不规范,落后能力急剧形成,应该予以淘汰。 为了遏制这种政府主导投资导致的过剩,6月15日,发改委发出通知,要各地对新项目进行自查;6月20日,发改委等三部委又联动执行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从收紧银根、土地限制等方面抑制地方投资冲动。 除了减少行政对市场的干预,王岳平指出,在政策手段选择上,发改委也将更多地借助市场力量:以市场化为目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是说并不一味地打压某个行业,对于新上项目和投资设置了如环境、技术含量等门槛,力图淘汰低水平、粗放型的企业。” 市场化的手段是较为“健康”的方式,但王岳平指出,政府需要提高对行业走势的判断。 另外,由于市场手段较为“温和”,其效果也不可能立竿见影。王岳平以钢铁行业为例子分析,如果市场上对于低档钢材还有需求的空间,那么还是会促使一部分低档钢材的投产,市场并不能完全向着调控的目的发展。 “但也并不意味着调控的失败。”王岳平说,“只能说采取的市场手段本身就是渐进的,而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会有波动,也会出现市场的反映和调控目标暂时背离,这些都是正常的。” “控制加速度,而不是控制速度” 对于本轮宏观调控的最终目的,发改委宏观院的副院长陈东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用“控制加速度,而不是控制速度”来概括。 可以判断,中国经济仍然将是快速发展的模式,宏观调控的任务是在快速中保持平衡,也只有在快速中,才有宏观调控的空间。如果经济不能快速发展,宏观调控的空间会大为缩小。 从产业角度分析,王岳平也指出,对于产能过剩的调控需要在经济较快增长的过程中完成,如果经济增长减慢,过剩的危害会被放大,更加突出。 因此,中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院刘霞辉曾预测,下一步宏观调控将继续“微调”,不会动“大手术”,他说当前的高增长和低通胀是政府很珍惜的一个经济发展态势,几乎不会采取全盘的动作对经济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