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金融先行 泰达筹划金融资产整体上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8日 15:26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黄利明 程志云 北京报道 泰达金融控股与滨海新区建设紧紧地连在一起。 来自14日天津市政府的内部会议消息显示,滨海新区将组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即泰达金融控股,尝试进行综合性金融业务的经营。这是基于滨海新区发展金融先行的考虑之上
紧随这一思路,现今泰达控股旗下的部分金融资产将可能采用借壳或分步收购的整体上市方式进入A股市场。 泰达金控雏形 在14日的“滨海新区金融改革与创新”内部讨论上,达成的共识是:滨海新区将组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尝试进行综合性金融业务的经营。 事实上,泰达对于金融业的整合早已开始,而且初具雏形。 今年4月底,泰达以北方国际信托投资为平台,收购了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51%股权,公司随后易名为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此前,泰达参股渤海银行,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5%,并参股了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 同时,总值200亿元的全国首只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将由泰达管理,这一创新业务一直为国内证券公司所看好并极力争取,但受益于滨海新区的发展,最终首家资格由泰达拿下。 泰达控股内部人士则指出,关于金融控股的计划早在一年多之前已经开始逐步实施,董事长刘惠文也是希望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期望更多地达到产业与金融的融合,特别是要求泰达变成股权投资型的企业。 北方信托的一位人士称,对于金融控股,泰达集团几年前就有过这样的提法,也上报过方案。当时的思路是以北方信托为平台,收购不同金融机构股权,后来平安信托基本上走的就是这个路子。但由于泰达控股对金融控股的意向并不明确,而且政策上也有一定障碍,因此搁浅。 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截至目前,泰达控股的资产规模已经从2002年的304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3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其中股权投资从2002年的5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52亿元。 北方信托人士指出,泰达持有开发区3/4金融股权,因此成为金融混业试点是必然的。作为国资公司,泰达很自然也会成为开发区金融控股试点的首选企业。 因此,刘惠文在年初指出:“我们多年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结合的现代化财团梦想正逐渐变成现实。” 北方信托人士表示,泰达对自己旗下的金融企业并没有统一规划,这和国外的金融控股集团通过混业来降低成本的行为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各个公司内部还没有协同作战的能力。此外,作为滨海新区的金融试点,泰达的金控思路还要与整个滨海的发展挂钩,很大程度上要等待滨海新区的发展规划。 整体上市悬疑 “不管如何操作,泰达金融控股都要一个统一的平台,特别是融资平台,因此部分金融资产的上市成为必然。”一位熟悉天津金融业的投行人士指出。 据他介绍,泰达将会采用整体上市或者借壳上市的方式来发展金融业。 目前,泰达控股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即泰达控股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和管理机构,履行资金调度、战略决策、资产配置、资源配置、审计考核、人员调度和发展控制的职能;第二层的核心是泰达控股直属的集团公司、全资以及控股公司,它们是泰达控股的利润中心;第三层是一般性的生产经营企业,是泰达控股的成本控制中心,不履行对外投资职能,只履行降低成本、安全运营。 摆在泰达控股面前的是:如何对控制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进行产业重组和组织结构的改革。 分而治之,将集团整合后的主要盈利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平台促进泰达控股企业管理职能的健全和完善成为一种合理选择。 虽然泰达对“整体上市”一再否认,办公室的杨雪屏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未曾听说有此计划,但这一说法早已传开。 一家券商的内部报告显示,以目前渤海银行以及资本市场的状况,实现IPO上市至少是三年后的事,因而借壳上市已成最佳选择。北方国际信托经过分立整顿后,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运营状态,借壳上市更为迫切。而且,北方信托作为泰达重要的运作平台已经经过清理处置,其资产已经比较干净,而且资本规模和现有的G泰达(000652.SZ)比较吻合,因此其被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较大。 该研究报告还指出,分批收购集团主业资产进行整体上市将成为首选模式。合理的市场价值为3.98—4.38元。 据悉,由于对G泰达整体上市的预期,已有部分机构进行了大幅增持。 链接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中央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在金融企业、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原则上可安排在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