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日向新闻界通报,内蒙古自治区规划环评核心部分——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战略环评已经通过高端评审。这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首次进入省级行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环评,这一实践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开辟了道路。
战略环评(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最高阶段,是指对政策法规和规划中的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分析预测和科学评价,并采取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被普遍认为是遏制我国当前环境破坏态势的根本手段。为推动战略环评的深入开展,环保总局从2005年起选择有关典型行政区、重点行业、重要专项规划开展了规划环评试点工作。在第一批共11个试点中,内蒙古自治区的试点工作具有重要地位:其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 1/8,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区,是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防线。在这样的背景下,环保总局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于2005年8月共同启动了自治区的规划环评试点。日前,规划环评的核心部分——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战略环评的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得到了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生态、经济地理、产业发展等领域10名权威专家的高度肯定。
潘岳强调,战略环评深入分析内蒙古"十一五"期间区域和产业发展的定位、布局、结构、规模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间关系,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是在总体战略上,提出要树立"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建设北方生态屏障。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性战略,为内蒙古自治区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明确了总的指导方针,对全国其他省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是在区域发展上,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从经济区划、环境区划的角度增强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4大跨区域的能源化工基地更要坚持统筹周边不同行政区域和上下游地区的发展,摒弃封闭的内向式发展模式:呼包鄂地区应实施 "调整、优化、整合、提高 "的发展战略,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行业的外延发展;呼伦贝尔地区应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走产业集中布局、规模发展的道路,严格控制土地利用的无序扩张;霍白胜地区应坚持适度发展,在研究解决调水问题后,再考虑能源化工基地的扩展;蒙西地区应走边治理、边发展的循环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整治散小企业,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三是在总体布局上,提出要建立大兴安岭、呼伦贝尔、锡林浩特、鄂尔多斯、阿拉善5大生态区和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满洲里、赤峰5大宜居城市,逐步形成产业基地、宜居城市与生态屏障区相结合的格局。
四是在发展结构上,提出农牧业结构要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型转变,草原功能定位由牧业主导型向生态主导型转变,牧业由牧区向农区转移。同时要坚持优化工业结构,逐步发展低耗水行业,建立节水型工业体系。大力调整用水结构,通过水权置换解决工农业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用水矛盾,提高用水效率。
五是在发展规模上,明确提出水资源严重不足的蒙西和霍白胜地区等要坚持"以水定产",严格控制发展规模,避免引发新的重大环境问题。同时综合考虑全区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对自治区拟重点发展的能源资源产业提出了具体的调整建议:煤炭产能由5亿吨调整为4亿吨,发电装机容量由 6600万千瓦调整为5500万千瓦,煤制油、聚氯乙烯产能由各1000万吨调整为各500万吨。
潘岳说,由于战略环评与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同步开展,这些建议在纲要的编制中得到了充分采纳,使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纲要中得到了极大彰显,为自治区今后发展的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和优化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使环境保护成为了自治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这一实践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次实现了环境影响评价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编制的全过程互动, 开创了我国规划纲要编制历史上的先例;第一次在环评工作中实现了环境、经济、人文等多学科团队的全方位高层次合作,突破了过去环评主要局限于微观技术层面的工作思路;第一个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环评,为其他省区树立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典范。
潘岳最后说,开展规划环评、探索战略环评,是环境综合管理的重要体现。 实践证明,规划环评确实是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主渠道,可以成为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有力武器。但由于认识不足、机制不顺、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原因,规划环评的全面推进还存在较大阻力。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明确要求加强规划环评,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保总局将严格落实总理的指示,以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为指导,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手段,积极推进有关重点城市、区域、流域和行业的规划环评工作,使规划环评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成为环境保护参与宏观决策的主渠道,实现"环境决定发展的方式和模式,环境决定发展的速度和强度",全力推动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新闻通稿4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