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3日 13:53 新浪财经

  李孟刚 蒋志敏 李文兴

  引进外资的初衷是为了利用和放大外资三方面的积极效应:资本的积聚效应、先进技术的扩散效应以及管理和营销经验的示范效应。但是,随着我国引资力度的加大,外资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对外依存度节节攀升,市场和原创品牌被外资所吞噬,产业控制力被外资所削弱,技术溢出效应未如预期,却愈发凸现了产业安全隐患。追求双赢的目标,近乎陷入了被外资控制的“囚徒困境”。

  外资对我国产业的市场控制

  外资进入中国的主要意图有三:一是利用中国低廉的生产要素和优惠的政策条件,降低成本,追求高额利润;二是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占领、控制国际市场;三是培育中国市场,最终占领、控制中国市场。如果说第一个意图还只是短期的,因为中国的要素成本不可能永远低廉,那么第二、三个意图显然是长期的,因为市场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外资的逐利行为本无可厚非,但站在我国的立场,我们不能无视外国势力蚕食和鲸吞我国战略性产业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1.外资对市场控制的总体情况

  自1993年以来,外资在我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04年已接近31%,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25%。如表1所示:

  表1 外资工业企业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

年份

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全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外资市场占有率%

1993

3290.77

38084.13

8.64

1994

5528.81

42398.57

13.04

1995

9022.61

52936.21

17.04

1996

10815.20

57969.98

18.66

1997

13019.55

63451.48

20.52

1998

15604.60

64148.86

24.33

1999

17966.55

69851.73

25.72

2000

22545.74

84151.75

26.79

2001

26022.08

93733.34

27.76

2002

31189.27

109485.77

28.49

2003

43607.63

143171.53

30.46

2004

57831.51

187814.77

30.79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统计口径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

  2.外资对产业的市场控制情况

  从产业市场控制层面来看,我国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表明,截止到1995年底,在517个小类行业中,外资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就有133个行业。在133个行业中,外资市场占有率介于30%—40%的行业有50个,较有代表性的行业有啤酒制造业、微型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棉针织品业、洗衣机制造业、起重设备制造业、电容器制造业、日用化学品制造业等;外资企业市场占有率介于40%—50%的行业有26个,如服装制造业、空调制造业、半导体器件制造业、电真空器制造业、摩托车整车制造业、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等;外资企业市场占有率介于50%—60%的行业有30个,主要有钟表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方便主食品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交换设备制造业、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制造业等;外资企业市场占有率大于60%的有27个行业,代表性行业有碳酸饮料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制造业、收音机与录音机制造业、复印机制造业、通讯终端设备制造业、照相机及器材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小轿车制造业、集装箱制造业等。

  此后的十年,这种状况非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2004年,我国工业39个分行业中,已经有9个行业的外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40%,4个行业过半,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两个行业的外资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了70%(详见表2)。对这些外资市场占有率极高的产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些产业很可能转化为外资主导的二元市场结构,从而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表2 2004年外资在各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行业

我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外资市场
 占有率(%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879.81

1852.70

47.7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

2577.18

1269.24

49.25

家具制造业

902.15

455.49

50.49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116.95

667.74

59.78

塑料制品业

3681.13

1525.35

41.4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272.12

5511.61

41.5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21463.18

17580.22

81.9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105.73

1523.01

72.3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466.64

614.08

41.87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3.外资对市场控制的个案情况

  再从个案看,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的一个个“排头兵”,纷纷落入跨国公司“囊中”:去年10月,我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被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收购;早些时候,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收购了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四年前,我国轴承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西北轴承与世界第三大轴承公司德国FAG公司合资,两年后合资公司变成了德方独资企业;在油嘴油泵行业,德国博世公司收购我国油嘴油泵行业的龙头企业江苏无锡威孚有限公司后,我国的油嘴油泵行业几乎全被跨国公司并购、控股……

  目前,我国银行业大型机市场和大型机服务已经出现了 IBM 的“双重垄断”现象:从央行到四大商业银行,其核心业务平台和正在兴建的全国各地的数据处理中心,百分之百地安装和使用 IBM 大型机,即所谓的“产品垄断”。大型机安装完毕,其使用系统维护、管理、保养和故障排除以及续建、增容、升级等服务百分之百地由 IBM 提供,即所谓的“服务垄断”。

  美国柯达公司于1998年3月 23日出资3.75亿美元,收购汕头公元、厦门福达和元锡阿尔梅3家感光材料厂,同时与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辽源胶片建立合作关系。柯达承诺,将最终投入 20 亿美元。最后的结果是,柯达与汕头公元和厦门福达合资成立了柯达 (中国) 公司(柯达占有其中 80% 的股份,汕头公元和厦门福达各占有 10% 的股份),与无锡阿尔梅合资成立了柯达 (无锡) 公司(柯达占70% 的股份),随后又用这两家企业收购了上海感光、天津感光和辽源胶片三家公司。柯达接连打出的组合拳不但将我国感光行业的主要厂家悉数收入囊中,而且迅速把日本富士从中国市场的头把交椅上拉了下来。2003年,柯达公司再度出手,以 4500 万美元的现金出资取得了乐凯 20% 的股权,进一步削弱了富士在中国的市场实力,并取得了一统中国感光行业天下的绝对优势地位。

  宝洁公司从1988年进人中国市场以来,在成功推出飘柔、海飞丝、潘婷、舒肤佳、玉兰油、护舒宝、碧浪、汰渍等系列产品并主导了中国日化消费品潮流之后,终于在2004年5月11日,与在华合作16年的老伙伴和黄分道扬镳,并宣告一个月内实现在华独资。而此前不久,国际知名品牌雅芳也宣布了与美晨达成的“分手协议”。欧莱雅则在闪电式打败竞争对手资生堂后,成功收购了中国本土大众化妆品品牌“小护士”和“羽西”。独资后的跨国企业基本垄断了整个行业,他们接下来在中国市场展开的一系列经营战略已经让中国本土品牌在毫无招架之力的情况下选择了消失和逃避。美加净化妆品曾经是国内消费者十分喜爱的品牌,但是现在市场上却难觅其踪迹。早几年占本士市场份额第一的“大宝”也已基本在一级市场消失踪影,开始转战农村市场。

  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的瑞典利乐,经过20 多年的努力现已在中国架构起了近1000条灌装机生产线。截至 2003 年底,利乐包装已经在中国创纪录地达到5年累计51亿包,而目前中国包材企业尚未有一家有能力生产灌装机设备,本土包装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到仅剩2%,形成了利乐在中国“一包独大”的局面。

  外资市场控制率过高,将对民族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第一,外资可利用其优势产品和垄断地位操纵市场,左右价格,获取高额利润,从而将大量财富转移至国外。第二外资市场控制率与民族资本市场控制率彼消此长,外资市场控制率提高意味着民族经济生存空间的相对缩小,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这将对其民族经济正常成长形成扼制,对其幼稚产业更是一种封杀,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自立能力,特别是在能源、基本原材料、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金融等关键行业,外资市场控制率过高,将对国家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第三,由于国际垄断公司技术优势挤压,将阻碍民族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促成其低层次片面发展,使之在重要产品和关键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第四,由于外资市场控制率扩张,导致民族资本开工不足,企业破产增加,失业人数上升,影响国内局势稳定。

  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外资市场控制率警戒线标准(通常为20%,一般行业为30%,少数竞争性行业50% )来衡量当前外资对我国产业市场控制率,则亮起红灯的行业已经很多。因此,在外资业绩骄人的今天,对外资市场控制率的分析和监控,尤显其对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外资对我国产业的股权控制

  外资在进入东道国初期,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以及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多会采取合资的方式,但发展到一定时期,便会倾向于独资或通过各种方式谋求在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以期形成对东道国企业的股权控制,进而影响东道国对本国产业的实际控制力。图1显示了进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不同模式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显著的模式主导性特征。最初合作模式所占比重最高,但很快合资模式就超越合作模式成为外资进入中国的最重要途径。在这段时期内,独资模式虽然受政策限制一直在底线运行,但1987年以后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1990年突破合作模式,并且延续的上升态势迫使合作模式与合资模式所占比重双双走入向下运行轨道,1999年独资与合资两曲线产生交叉,从2000年起独资模式就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以年均11.35%的速度继续扩大它的权重。外资在我国进入模式的变化验证了海默的观点,即国际资本对与东道国创办合资企业不感兴趣,而更乐意创办独资企业,以保持其垄断优势。

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

图1 我国FDI不同投资模式比例时间序列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资料来源: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表3和表4列出了我国外资股权控制率的基本状况。1993—2004年,外资股权控制率直线上升,到2004年已高达76.6%(详见表3)。

  表3 外资股权控制率

行业

我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外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亿元)

外资市场
 占有率(%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3879.81

1852.70

47.7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

2577.18

1269.24

49.25

家具制造业

902.15

455.49

50.49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116.95

667.74

59.78

塑料制品业

3681.13

1525.35

41.4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3272.12

5511.61

41.5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21463.18

17580.22

81.9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105.73

1523.01

72.3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1466.64

614.08

41.87

  资料来源: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

  跨国公司是FDI的行为载体,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控制权。外商独资与控股的局面造成股权失衡,到2004年,在中国39个行业的三资企业中,外资已在多数企业中拥有了股权控制权(详见表4)。随着独资企业在三资企业中比重的逐年提高,外资股权控制率也将会越来越高。

  表4 2004年各行业外资股权控制率

 

企业数()

投资总额(亿美元)

注册资本(亿美元)

 

外资股权控制率(%

外方

                 

242284

13112

7285

5580

76.60

   农、林、牧、渔业    

5310

151

99

81

81.79

   采矿业              

920

51

36

24

66.61

   制造业              

170654

7913

4556

3523

77.34

   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585

668

274

153

55.89

   建筑业              

3861

255

141

93

66.1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062

685

333

252

75.73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

4453

222

119

109

92.04

   批发和零售业

10214

233

138

106

77.06

   住宿和餐饮业

5428

260

141

98

69.49

   金融业

168

48

44

29

66.39

   房地产业

12598

1660

801

627

78.3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468

152

100

82

81.38

   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504

207

121

99

82.2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613

76

47

31

65.8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947

190

113

84

74.47

   教育

167

4

3

2

64.3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75

18

10

7

68.5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165

122

69

54

77.83

   其他

2892

197

141

124

88.26

  资料来源: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

  外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控制

  如果我们在部分的出让市场、出让股权、出让品牌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获取了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那么这种交易还算是公平的。但在实践中,对外资方而言,技术是其在东道国的立身之本,因而,自然会对技术产生强烈的控制意识,并会采取一切手段防止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外溢。从外资投资模式的变动趋势也可以看出,通过示范和模仿获得技术溢出效益的难度正在增加。因此我国利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目的,绝不是一厢情愿所能实现的。忽略溢出效应的传导机制和传导主体的阻抗,长期盲目地对外资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将会贻误我国产业发展的最佳时机。

  从总体情况看,跨国公司投入或转让的大多是针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所谓“适用技术”,但这些技术,在国际上仅仅是二三流、已经过时的技术,真正的高新技术、上游环节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却很少在我国转让或投入。另一方面,国内受资方企业过于依赖跨国公司母公司开发的现成技术,自主开发动力不足,对促进技术进步也未能发挥太大的作用。如中国汽车合资20年,一款自主车也没开发出来,反而是近些年兴起的民营企业在自主开发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这不能不说是对技术溢出效应的一个讽刺。由此可见,外资给合资企业带来的新技术并没有对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做出多大贡献,中国利用外资获得先进技术、提高技术竞争力的愿景远远没有实现。

  外资对我国产业的品牌控制

  品牌控制实质上是市场控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外资公司在进入东道国时,都会采取各种手段推广自己的品牌,通过强大的营销能力,排挤和打压东道国本土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我国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也不仅仅是市场份额,还有尚未成熟的民族品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以其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以及先进的营销手段,凭借全球化所带来的“竞争平台”,通过遍及全球的生产与销售网络,牢牢控制了世界品牌市场格局,发展中国家品牌的生存环境空前恶化。

  作为发展本国民族品牌的主体,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低等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挑战跨国公司业已构成的全球市场品牌格局,在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很容易受到跨国公司品牌的打压。在开放的全球化环境中,它们大多只能选择接受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分工安排,放弃自主品牌,专为跨国公司贴牌加工,或者长期作为地域性的小品牌存在,寻找和填补市场缝隙。而那些具备成长潜力或可能对跨国公司构成竞争威胁的企业或品牌,又往往容易成为跨国公司兼并或收购的目标。比如曾经活跃一时的国内知名洗涤用品品牌活力28、白猫、熊猫、天津加酶等,如今大多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奥妙、碧浪等国外品牌。

  外资对我国产业知识产权的控制

  此外,外资在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控制”战略,通过跨国公司战略滥用自己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挤压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升级空间,也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显示,外国公司在我国获得通讯、半导体、生物技术类授权专利数占我国同类授权专利的90%以上,医药和计算机行业约占70%。在我国专利申请量前10名的外国公司,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均高达上千件。

  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控制”战略给我产业带来的影响,从进出口贸易中也可以窥见一斑:我国出口产品对知识产权的依赖程度很小,只有1%的出口产品有知识产权保护,而进口产品中有50%以上有知识产权保护。这种严重的不对称性,提前将我国推进了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发期。统计显示,2002年,美国与他国的知识产权纠纷共17起,其中与中国的纠纷有5起;2003年,分别为18起和8起;2004年,为26起和11起。

  从国际经验看,知识产权不仅仅要保护,更要运用、经营,从更高层次上推进知识产权转化。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尚缺乏系统的法律支撑,因此制定《知识产权法》已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住保护产业安全的“金钥匙”。

  根据产业控制理论,外资和东道国对产业的控制是一种“零和博弈”,一国产业的安全程度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两种力量的对决过程。理论上讲,当外资产业控制力大于东道国的产业控制力时,该产业就是不安全的。外资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的概念,它同时,还是技术、品牌、标准、经营管理、全球生产营销网络、信息和现代服务的载体。外资对东道国产业安全的威胁和影响正是通过其对东道国产业市场、技术、品牌、股权、经营决策权等方面控制力的增加来实现的。因此,从产业控制角度,深入理解和把握外资的特性和效应,不仅有助于我们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外资策略,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制定和实施与时俱进的应对举措。

  (作者单位为北京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