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外汇管理政策再为境外投资“松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11:02 金融时报

  由于“购汇难”,万向集团美国公司的创始启动资金居然是公司负责人倪频的奖学金,这是记者曾经看到的一则报道。

  然而,从7月1日开始,这一情况将得到转变。因为,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再核定并下达境外投资购汇额度,也就是说,境内投资者从事对外投资业务的外汇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了。

  前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再度调整了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

  支持企业境外发展国家已有充裕“家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部分境内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逐步进入了国际市场。

  然而,境内企业到境外发展,普遍面临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短缺。如果在境内融资会受到国内管理政策等一定条件的限制,而在境外融资又面临融资成本较高、条件苛刻等问题。因此,企业“走出去”在一程度上存在融资“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国内资金又相对充裕。我们已完全有能力支持境内企业在境外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底,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1067家,同比增长28.7%。我国对外直接投资51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1358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35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17.6亿美元和29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6%和24.2%。

  而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看,除1998年外,我国已连续10年保持经常项目及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自2002年起持续较快增长,到今年一季度,已达到8751亿美元。

  很显然,在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呈现出较快增长的同时,国家也有较厚的“家底”为其进一步发展做好保障。

  “走出去”脚步声渐行渐响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就是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加工贸易、开发战略资源、发展国际工程承包、扩大劳务出口等。通过建立海外生产体系和市场网络,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从而也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但这也是一个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渐行渐近的过程。

  对此,2001年10月,外汇局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内容包括核准购汇额度,允许购汇和使用外汇贷款境外投资及扩大分局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材料等内容。

  2005年5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关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政策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此项业务试点范围扩展到全国所有省份,购汇总额度从33亿美元增加至50亿美元,并将分局的审查权限从300万美元提高至1000万美元。

  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有946个境外投资项目通过了外汇资金来源审查,同比上升31.94%。中方协议投资总额为64.6亿美元,同比上升99.38%。同期,境外投资项下共汇出外汇资金45.69亿美元,同比上升227.53%,其中购汇26.61亿美元,同比上升283.98%。

  同时,为适应企业“走出去”不断扩大的新形势,国家外汇管理局还相应调整了几个方面的政策。

  2004年10月发布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中、外资跨国公司可通过财务公司运作、银行委托放款或直接放款等方式,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资金跨境运作,较好地满足了跨国公司降低财务成本、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发挥整体财务优势的客观要求。

  2005年8月出台了《关于调整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通知》,将境内银行(含外资银行)对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的管理方式从原来须逐笔经外汇局审批改为按年度余额控制;将办理融资性对外担保业务的银行范围从个别银行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境内外汇指定银行;将可接受境内担保的范围从境外中资企业扩大到所有境内机构的境外投资企业。

  截至2006年3月,外汇局已核定29家境内银行(含外资银行)累计142.6亿美元的融资性对外担保额度。该项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便利了境内银行办理对外担保业务和支持企业境外投资的发展,得到了银行和企业的充分肯定。

  另外,记者了解到,为支持境内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走出去”,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外汇局除配合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做好对境外投资相关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外,目前正在修订《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相信修订后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将更有利于企业“走出去”。

  抓住时机求发展稳步推进重实效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指出,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和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

  由此判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业界人士认为,未来5至15年是我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机遇期,会面临更加有利的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对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国目前“双顺差”式的不平衡导致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潜在压力,影响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不利于我国

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通过鼓励和引导我国企业到境外投资,会有利于改善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的结构,并缩小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