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打造经典黄浦国资舰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10:34 上海国资

  “国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以较少的国有资本最大限度调控社会资本”

  《上海国资》记者 林永廷

  当《上海国资》采访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的时候,黄浦区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刚刚完成不久,区国资委主任沈正娟理所当然给记者介绍起了该区国资“十一五
”规划的思路。当她兴致勃勃地描绘“十一五”期间国资的“一带三区”战略调整和布局时,记者不禁有些吃惊,因为这种宏大的规划并不像是一个一般基层国资的思路。

  按照记者的理解,通常基层国资手中掌握的资本往往都处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深受竞争之苦,基本上处于一种防御态势,要想有所进取尤为艰难,但黄浦区显然是一个例外。当《上海国资》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沈正娟笑道:“因为我们经营的是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区的国资!”记者恍然。

  发力“经典黄浦”

  应该说,黄浦区属于上海国资力量较强的一个区,资产规模名列全市区县第二,资产质量也相对较高。但仅仅从资产数量的角度,是无法完整地理解黄浦区国资特色的。

  在上海众多区县当中,黄浦区商业气氛尤其浓厚,都市产业比较发达。多年的历史沿革,使得一批经典的文明符号在黄浦区沉淀,国资同样也沿袭了这一特征,该区集中了上海大量的老字号资源,许多优秀的老字号企业、品牌和现代都市产业、跨国资本共同生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了把黄浦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为产业的竞争优势,黄浦区的领导在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打造“经典黄浦”的思路。

  黄浦区的国资也同样有着“经典”的特色。有人说,黄浦区的国资就好像一户传承悠久的世家,说不准哪天打扫屋子的时候又捡出宝来。沈正娟认为,这一方面说明了黄浦区国资良好的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梳理资产、提高资本集聚度方面,黄浦区还有很大的空间。

  沈正娟指出:“经典黄浦的主线是繁荣繁华、文明和谐。”考虑到这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现阶段黄浦区国资委致力于品牌梳理和老大楼的置换。

  品牌是黄浦的传统优势和宝贵财富。区国资委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对品牌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采用注入、嫁接、拍卖等多种形式激活品牌,同时依托市区联手,拓展市场网络,加大科技投入来发掘、培育特色品牌。

  沈正娟认为:“对老字号进行全面的价值发掘和梳理过程中,同样应该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对有发展前景的给予资金或资源支持,对失去发展潜力的果断转让或封官,避免为了拯救那些价值不大的品牌消耗过多的资源,可以选择低价出让或零出让这些品牌,由社会资本进行培育。”

  老大楼置换是“经典黄浦”的另一大发力点。老大楼是黄浦区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楼宇。黄浦区域的升级与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及时对老大楼进行统一管理、保护,难免造成损失。

  同时,这些老大楼也是一笔优质的资产。例如,在黄浦区“腾笼换鸟”的工程中,这些老大楼吸引了洛克菲勒,德科菲勒的第五大道等历史悠久的国际企业进驻,他们是专门奔着老大楼来安家的。

  老大楼属于文物,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只能由国资进行运作。为此,黄浦区国资委计划专门成立老大楼置换公司,加大对其的资产注入。在保证国资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引进社会资金,加速对这些老大楼进行置换,把非经营性的社会机构、行政单位,或无法反映地租级差的效益低下企业置换出去,对老大楼进行以旧修新改造,以充分提升这些老大楼的功能和商业价值。

  探索“大国资”概念

  黄浦区国资委之所以活跃,还在于其是“大国资”概念的积极探索者。黄浦区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区县国资经营,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配置资源。

  对外,黄浦区国资委积极与中央国资、市国资交融整合,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各种社会资本;对内,则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整合配置方式,如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成为了黄浦区国资委思考的出发点,这种开放的思维,使得黄浦区的国资整合大手笔、大动作层出不穷。

  2005年初,黄浦区国资委与中国华闻投资控股公司签订协议,将其持有的新黄浦集团75%股权转让给了华闻集团,上海市黄浦区以25%的股权参股。此举,不仅实现了与中央国资的嫁接,还实现了资本与项目的对接。

  在和市国资合作方面,黄浦区国资委积极为下放企业提供相应的属地支持,沟通企业与社区的关系。2004年上海轻工控股持有的第一铅笔33.09%的股权和老凤祥、工艺美术国有资产划入上海黄浦区国资,之后企业成长良好。

  黄浦区国资委资源配置的眼光,不仅仅停留在国资内部,还体现在积极与各类社会资本联动。目前,国际资本对上海的城市经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国内的社会资本也十分充沛,这给了黄浦区国资极大的运作空间。

  沈正娟指出:“国资经营一定要正确认识流动与流失的关系,国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以较少的国有资本最大限度地调控社会资本。”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该区的国资经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下面的一组数字可见一斑:从2002年到2004年,黄浦区国资的企业户数从1446户减少到380户,下降了73.72%;国有(集体)资产总量从103.7亿元减少至92.2亿元,减少了11.1%。管理层级有效收缩,资产结构优化,国资向优势企业集聚,资产效益凸现,利润总额从6.95亿元增加到10.1亿元,上升了45.14%;净利润从5.46亿元增加到6.83亿元,上升25.26%;总资产报酬率提高了35.57%;净资产收益率提高了49.20%。在职职工人均年创利从8118元提高到33940元,增长了3.18倍。

  在提高资本集聚度,撬动社会资本的同时,黄浦区国资委也在探索、思考区内不同型态国资的优化整合之道。

  沈正娟认为,分散在各个系统,各个委办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也要集聚起来,有些在功能上进行调整,有些可以包装以后引进国际上顶尖的公司共同运作。

  比如,政府机关各部门大都沉淀大量资产,这些资产往往呈凝固状态,有使用的就使用,没有使用的就闲置在一旁。沈正娟设想,能不能把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办公用房等,都装到一家国资公司中去。谁使用谁付钱,使用多就多付钱。这样,为了节省资金,人们不会去购买那些暂时没有用的资产,政府也可以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把闲置的资产调控出来,这样就让资产流动起来,减少了浪费,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布局“一带三区”

  在战略层面,黄浦区国资战略主动配合区域规划,积极围绕“一带三区”,按照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区“一带三区”功能定位,以提高国有资本的流动性为抓手,大刀阔斧进行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

  “一带三区”,即外滩沿黄浦江发展带、经典南京路地区、传统豫园地区、未来世博园地区。在布局“一带三区”的过程中,黄浦区国资委坚持“有进有退”、“做实做强”和“管好管活”三个原则,抓住产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监督法制化三个着力点,努力提高国资集聚度、国企创利度和国资国企对黄浦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形成体制顺、机制活、监管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调控、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在外滩一带,黄浦区国资委通过加大对周边商业环境的改造和修缮的投入,对楼宇进行功能置换,为全国的顶级消费创造相匹配的商业氛围,为黄浦区承接世界顶级商家形成的顶级消费带来的超值利润,构造畅通的利益输送管道。

  在新世界商圈,黄浦区国资委将加大投入,不但要构造上海地区的高档和综合商业圈,同时要成为全国商业消费的引领者,形成“大众的高端”和“高端的大众”的消费氛围。

  在豫园商圈,黄浦区国资委立足于提升品质,提高附加值,做到品种繁多不杂乱,体积虽小价值大,品型怀旧不陈旧,将其发展成为上海乃至江浙一带历史和文化影脉的商品集散地。

  世博会商圈是上海发展的新机遇。从长远看,未来世博会周边要素资源的紧缺性和高要价不言而喻,为此,黄浦区国资将展开对世博会周边的商业资源储备,包括土地储备和商业楼宇建设。中短期摸准世博会发展和规划的人流路线图以及主要人流集散点,围绕人流节点的“线、点、面”,在餐饮、住宿、工艺品和旅游饰品方面做足文章,把未来世博会的人流转化为黄浦区的增量消费群体。

  把握黄浦国资的奋飞期

  沈正娟指出,未来的几年将是黄浦区国资发展的机遇期。世博战略和浦江两岸开发以及轨道交通建设,都将为黄浦优化产业结构注入新的活力,为区域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上海其他商圈也在崛起,黄浦区固有商圈的结构调整迫在眉睫,这也促使了国资加大战略调整力度。“发展”将成为下一阶段黄浦区国资的一大主题。

  尽管近年来对国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国有资产在黄浦区经济发展中仍然起着主体和主导作用,国资在黄浦区未来经济发展上,仍然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所以需要政策上规范,在观念上、制度上予以跟进。

  为了把握黄浦区国资这一次的奋飞期,沈正娟认为,黄浦区国资委应该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加注重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力求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更加注重职工和群众的权益。

  从产业结构上说,黄浦区工业资本、实业资本的概念比较弱,商业才是黄浦繁荣繁华的基点,黄浦区国资委通过国有企业的升级扩张和品牌建设,来带动黄浦区商业圈的发展,也通过配合黄浦的商业圈规划进行结构调整来引领国有企业的发展。

  但黄浦区国资委也清醒地认识到,区国有资产结构仍然不太合理,在其资产中,房产业占54.52%;商业占18.56%;服务业占19.17%;工业占7.52%;其他占0.23%。为此,黄浦区未来将“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商旅文化业,积极发展

房地产业”作为自己的发展主线,提高资产结构中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商业所占的比重,使国有资本向功能性产业和具有支撑城区发展的基础处倾斜。

  从资本结构上说,黄浦区的国资在重点核心企业的控股权比例偏低,国资分散分布在13家集团企业中,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集聚度偏低,在

资本市场上有边缘化的趋势,为此,黄浦区的国资正在酝酿着进一步的战略调整,进一步收缩国有资本行业分布跨度,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国有资本规模集中度。

  鉴于黄浦区正处于区域建设的关键时期,动拆迁工作将成为国资一大主题工作内容,动拆迁只能依靠国资。黄浦区国资将专门成立动拆迁公司推进旧区改造,以市场化、规范化的方法动拆迁,形成以土地储备和配套服务为主体的国有投资管理公司。

  沈正娟认为,国资的调整是一种利益的调整,会形成利益的、思想的各种层次的冲突。为此,国资关键要在不断的发展中保值增值,而不是依靠强大的行政力量抢占社会资源和保护垄断利益,更要以开放的心态,全方位接纳各种社会资本,让各种社会资本都参与到黄浦区的建设中来,共同做大做强。

  沈正娟表示,把握黄浦国资的奋飞期,尤其应该重视人才,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战略是国资国企的第一战略。为此,黄浦区国资委着力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方式、选用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营绩效考评机制,努力做到紧缺人才引得进、关键人才用得好、高层次人才留得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