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保护城市遗产 建设不应该一味求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09:19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6月11日专电 (记者 叶锋) 高架桥纵横,摩天楼林立,这向来是国内许多城市竭力塑造的摩登形象,但在10日举行的“世界遗产国际高层学术会议”上,与会专家纷纷指出,城市一味“增高”未必就是好事。 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建筑系的副教授Sohyun Park介绍,在上世纪70年代,韩国各个城市十分流行
建设高架桥。高架桥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便利了交通,但却对城市的景观造成了负面影响。2000年以后,韩国民众要求拆除高架桥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希望这样的庞然大物出现在城市里。不久前,首尔就拆除了一条大型高架路,并在原址上恢复旧有的溪水潺潺、绿草成茵的景观。 南京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周岚提到,曾有一段时间,很多城市市民都认为高楼大厦、宽阔马路就是“现代化”,甚至政府还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老城内兴建高层建筑,结果极大影响了老城的历史风貌。虽然这几年许多城市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改变了相关政策,但有些城市历史景观毕竟无法恢复了。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则对一个国外同行描述过的中国城市形象记忆犹新。他说,这位国外的建筑设计专家站在国内某个城市的高架桥上,扫视着四处林立、色彩缤纷的高楼,打了这样一个让国人惭愧的比喻:中国城市的高层楼群就像一群穿着花衣服的乞丐。 阮仪三指出,高层、超高层大楼的建设与维护对能源、空间的要求很高,因而在国外发达国家城市,摩天大楼往往是成片而立,一定程度上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日常使用、维护成本,而有些城市甚至已经不允许建设超高层大楼。 “可是在我国许多城市,摩天大楼四处耸立,遍地开花。大家还以此为自豪,以为这就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一幢幢千篇一律的高楼脚下,各个城市独有的历史和特色渐渐消失。 专家呼吁,为了切实保护城市遗产,提升城市品质,城市建设不应“一味求高”。(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