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就业质量回升 去年三成有单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2日 02:06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郭晋晖 发自北京 “单位就业人员”这一反映就业质量的指标,在过去的一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昨天,《第一财经日报》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即将公布。其中数据显示,到2005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7331万人,比上年末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认为,这种变化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近年来以非正规岗位为主渠道的就业方式正在发生量变。 城镇单位就业情况是一项实行了多年的统计形式,统计的范围是除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以外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它大致可以反映出实现了较为稳定就业人员的数量。 在研究劳动力市场专家们眼中,单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它代表了就业质量的提升。从国有企业大规模实行下岗以来,这一指标就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这意味着正规单位容纳就业的能力正在下降,更多的人不得不进行非正规就业。 杨宜勇表示,前几年非正规就业群体占据就业的主导地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表明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直到2004年,单位就业人员才止降转升,当年实现单位就业人员110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9万人,其中在岗职工增加了 84 万人。2005 年持续了2004 年的走势,一季度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同比增加147.33万人,成为1996年以来第一季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首次出现的同比增加。 杨宜勇分析认为,单位就业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正在好转,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扩大就业的需求。 同时杨宜勇也提醒,中国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单位就业虽然增长了305万,但也只占到新增就业的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的就业者就业质量仍令人堪忧。而且从绝对数上来看,这些岗位对于总体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能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