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五大关系促动临汾经济可持续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1日 03:30 中国产经新闻

  撰稿/王国正

  跨入“十一五”,山西省迎来了新的发展纪元。山西省委八届七次全会为全省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山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了全省发展的宏伟蓝图。山西省临汾市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两会”精神,明确提出了“中部领先、进军百强”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地位,按照山西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一揽子处
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把临汾市的发展推向新的更高阶段。

  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加快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的基本政策取向,是以经济赶超为目标、加快积累物质财富的过程。然而,加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为前提,是遵循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实现速度与结构、速度与效益、速度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否则,加快发展很容易陷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最终导致结构比例失衡,生态环境恶化,背离加快发展的初衷。“十五”期间,临汾市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处理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大力推动煤焦、冶金等传统产业新型化改造,加快发展煤化工和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临汾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山西省领先,总量跃居山西省第二。同时,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了26.1%,市区环境污染指数下降了52%,在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面对“十一五”发展的新形势,临汾市委一届十次全会提出了“中部领先、进军百强”的总目标,就是要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处于中部六省同类城市领先水平,到2010年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级以上城市100强行列。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继续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特别是把科技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创新力度,集中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资源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GDP年均增速达12%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5%以上和40%。临汾市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转向资源发展型,由资源发展型进一步转向自主创新型,走出资源型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

  正确处理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关系

  临汾撤地建市仅有5年时间,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水平都不高。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关键是在以下3个方面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一是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临汾市是山西省农业大市,农村人口约占70%。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相差达1倍以上。持续扩大城乡差别和收入差距,不仅影响经济健康发展,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压力,是临汾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纵然临汾城市建设水平不高,纵然解决“三农”问题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带动,但抓住国家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机遇,加快农村发展,无疑是正确选择。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并不是不重视城市建设,而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个中心与农村发展的重心关系问题。工作中心不到位,是没有把住工作的基本点;重心工作不到位,则会造成倾覆的危险。因此,既要把握好工作的基本点,又要重视把工作精力向重心倾斜,从而在抓好城镇建设的同时,解决好农业和农村发展更为滞后的问题。二是在财力筹措和分配上实行差别化管理。城市建设要突出市场化方式筹措资金,核心是走经营城市的路子。在农村发展上,则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实现政府支持与农村自身发展积极性的有效对接。这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展到一定阶段后的通行做法,也是由农业弱质产业的特点决定的。为此,要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市场化进程,通过完善土地收储制度,推进临汾市市政公用领域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坚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并通过金融支持以及全社会的力量,加快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三是坚决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要按照城乡居民权益平等、机会均等的原则,着力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清理不利于农民工进城的歧视性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制度安排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社会事业,最终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缺乏社会事业的有效支撑。反之,忽视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经济发展是各项社会事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项社会事业对经济发展起着加速推动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构成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旋律。从临汾市情况看,近年来,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难以快速提升,总体经济停留在以粗放增长为主的阶段,迫切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真正把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为此,要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扎实抓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在职职工技能培训工程,为临汾市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本支撑。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规模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特别要围绕传统煤焦铁产业的新型化改造,普及推广一批资源深加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继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大力引进、吸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再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发挥科技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积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社会事业的大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大转型,形成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良性局面。

  正确处理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对外开放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赶超的基本经验。临汾市作为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的内陆新建城市,要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在立足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借外力谋求更快发展。立足自主发展,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充分调动临汾市内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临汾市形成争先发展的良好氛围;就是要认清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格局中明确自己的定位,显化优势,培育特色,打造品牌,赢得竞争,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综合利用临汾市市内市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要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重组速度加快、能源紧缺以及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和做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临汾市结构升级换代,转变外经贸增长方式,在对外贸易中谋求更大利益。反之,关起门来搞建设,仅靠本地区力量求发展,难以发挥后发优势,最终贻误发展的机遇。为此,必须坚持统筹自身发展与对外开放,积极深化改革,调动方方面面发展的积极性,释放和激发领先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以宽广的胸怀和对区域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决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广泛参与国内外分工协作,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形成借力发展、借势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正确处理地方党委领导与国家机构的工作关系

  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作为地方党委,承担着党代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地方工作的重要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统筹研究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通过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凡涉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方针决策、工作总体部署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经常性工作由政府及其部门按照职责权限决策和管理。针对临汾实际,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
为主线,下大力气解决好影响结构调整、改革开放、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工作顺利推进的深层次问题。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代表人民意愿,接受人民监督,维护人民利益;支持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解决好部分部门和单位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支持政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切实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健全机制,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加强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搞好政法队伍纪律作风建设,使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健康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严肃党的纪律,支持纪委依照党章和有关条例规定开展工作。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投身现代化建设,确保“中部领先、进军百强”奋斗目标的圆满实现。(作者系中共临汾市委书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