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金融改革方向瞄准混业监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2:16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郭晋晖 发自北京 即使国务院的意见没有把混业监管列入金融改革的试验名单,但天津滨海新区投融资局局长陈昉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混业监管将是未来几年内滨海新区金融改革的方向。
国务院意见中明确提出,本着科学、审慎、风险可控的原则,滨海新区可在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金融业综合经营、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外汇管理政策、离岸金融业务等方面进行改革试验。 陈昉透露,目前天津市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第一期滨海新区金融改革试点的具体方案,但尚待时日才能公布方案的内容。他表示这些政策的先行先试必将扭转当前滨海新区金融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金融业“掉队” 据了解,近年来入驻滨海新区的金融机构呈迅猛增长趋势,到2005年,各类金融机构及网点已有415家。 “新区金融街刚刚盖成的时候,我们是以每平方米2000元价格请银行入驻,这才过了一年多,价格已经涨到8000多元,而且还供不应求。”陈昉说。 与数量相比,滨海新区金融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却相对滞后。这种落后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门类有限和级别过低。 早在今年初,陈昉同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证券业协会理事长杨蔚东一起上交全国政协一份名为《天津滨海新区金融业若干政策先行先试》的提案。 提案称,金融业发展的严重滞后是天津滨海新区所面临的最突出挑战。2005年工业产值增长25%,而服务业仅为10.5%。 杨蔚东介绍,在新区落户的金融机构大多是经营传统业务的商业银行,新区内尚无期货市场、投资银行、产权交易中心、信托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和市场,相关金融业务都需到市区办理。而且由于金融机构级别过低,权限有限,大额贷款等业务都必须申报市级分行审批,从而增加了新区金融业务的行政成本,降低了经营效率。 与此相对,滨海新区金融机构的赢利能力也非常有限。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滨海新区银行业机构资产总额(包括各项贷款、有价证券及投资和其他各类资产)仅为15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22亿元。银行机构全年实现利润总额仅24.8亿元。 提升的契机 滨海新区内虽然有多家大型跨国公司落户,但却没有金融机构作为跨国公司的地区性结算中心,这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陈昉透露,滨海新区正在积极向央行争取建立北方票据结算中心。随着以受理国际票据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瀛寰东润国际保理有限公司落户滨海,建立北方结算中心一事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现在关键是看央行把天津大区行放在哪里。”陈昉乐观地认为,根据目前的趋势,滨海新区很有希望成为央行大区行的所在地。“这对于提升整个滨海新区金融机构的整体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央行大区行的入驻还有望带动其他监管部门的积极性,从而改变监管空缺的状况。截至2005年,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都没有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只有银监会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新区设立了分局。 但是,陈昉和杨蔚东都认为,提高滨海新区金融地位更加有效的途径是允许滨海新区进行混业经营和混业监管的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