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区域经济专网 > 正文
 

天津投资打造大北京出海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6:03 《中国投资》

  ○ 聂润成

  天津距北京120公里,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又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还是北方十几个省市通往海上的交通要道。天津港是北方最大的人工港,有30多条海上航线通往300多个国际港口,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要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

  根据天津市发展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天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将达到11700亿元以上,超过“十五”时期5400亿元的一倍以上。目前天津各方面已经筹划和提出的大项目共有1400多个,据了解,在“十一五”时期,天津将着重加大工业、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农业及小城镇建设、社会事业五个方面的投入。

  发展京津冀区域升格为国家战略

  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作为“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新亮点,早在2005年11月中旬,国家即已正式启动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的区域规划编制,京津冀区域发展由此升格为国家战略,而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成渝经济圈却出人意料地落选。

  对此,权威专家分析认为,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都涉及三个省市,行政壁垒已经极大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另外,作为世界第6城市群,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经初步成型,区域合作“条件最好”;而京津冀区域协调则迫在眉睫,区域规划已经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统计数据显示,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科技地位正在悄悄滑落。

  在科技投入方面,与1997年的数据相比,2001年京津冀地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科技经费筹集额均出现下滑;而长三角、珠三角的相同指标则获得上升。

  同时,京津冀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经济地位出现弱化趋势。由经济指标看,目前京津冀的整体经济地位还没有明显的下降,但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实力正在下降,而科技投入和产出的下降,必然会加剧这种趋势。

  由此,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区域发展研究室的三位专家巨文忠、任锦鸾、田野最近撰文指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迫在眉睫。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和制订者、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则指出,京津冀地区从城市研究到区域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有关“大北京”的研究是在1996年的一次国际会议正式提出的。这一地区在今后城市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以区域的观念对待城市化的问题。要明确走出同心圆的战略,不仅是北京,天津也是如此,天津也要建成一个开放的系统。

  工业投入预计4000亿元左右

  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计划对六大优势产业投入2400亿元。一是建设国家级重化工基地,投入1400亿元,建设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及相关配套工程、渤化集团与大乙烯对接项目等。二是建设现代冶金产业基地,投入400亿元。三是建设汽车制造基地,投入130亿元,建设20万辆新花冠、30万辆SUV、15万辆轻型客车等整车项目,21.6万台ZZ发动机项目以及相关配套零部件项目。四是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投入300亿元。

  以10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项目为例,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前期投资准备阶段,已完成10多亿元的建设投资。

  据发改委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今年正式开工建设后,将分阶段实施工程项目,于2008年底建成并投产。届时,天津石化乙烯总规模将达到120万吨,炼油能力达到1250万吨,每年可生产高质量、高规格的石油、石化和化纤产品1200万吨。并带动下游产业及配套工程投资约1000亿元,利税230亿元。

  天津大乙烯项目的核准及投资建设呈现出4大特点:一是为标志性项目。该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国家启动天津滨海新区新一轮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二是投资最大的项目。总投资为250亿元的大乙烯项目,不仅是天津,也是国内有史以来的最大工业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262亿元,可拉动天津市工业总产值增长4个百分点;三是节约生态型项目。在这个项目中,不新增1吨地表淡水,不占用1亩良田,充分利用153公里海岸线旁的滩涂荒地,完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念实施工程建设;四是为地方提供原料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乙烯项目。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地方提供200万吨、10多个品种的石化原料,同时将改变天津化学工业缺乏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的局面。

  基础设施投入预计2600亿元左右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成为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一步棋。为此,天津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及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已经顺利奠基,这标志着天津港“十一五”期间建设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开放度保税港区的进程已经开始。

  天津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是天津港进一步提升港口等级,向更大型化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也是天津大乙烯项目的重要依托项目。

  该工程将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1座,设计年进口原油2000万吨。主要包括:码头工程、引桥、输油管线、港池疏浚、工艺系统及其它配套设施。

  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则位于东疆港区西部南侧岸线,岸线长2300米,将建设6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设计年吞吐量400万TEU,远期预留苏伊士型集装箱船停靠的可能。该工程是东疆港区开发建设标志性工程,使天津港不仅获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集装箱装卸设施,而且装卸规模得到较大发展,将有力推动保税港区的建设步伐,加速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为天津港成为区域性集装箱航运中心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海港建设方面,天津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入225亿元,主要建设100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30平方公里东疆保税港等项目。

  除此之外,天津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一、空港建设,投入26亿元,对天津机场改扩建。二、铁路建设,投入220亿元,实施黄万铁路扩建和蓟港铁路扩能,建设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项目。三、公路建设,投入350亿元,主要建设增强滨海新区辐射功能的“四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等项目。四、电力项目,投入800亿元,主要建设北疆电厂一期工程,装机能力220万千瓦;在城区四周建设东北郊、陈塘庄、杨柳青、军粮城等四个热电联产项目,装机能力240万千瓦;实施500千伏和220千伏以下电网改造工程,新增主变压器容量3.6万兆伏安等。五、城市公用设施项目,投入1000亿元,主要建设中心城区快速路、环外环快速路、海河综合开发基础设施等城市路网工程、地铁二期、津滨水厂、公交场站和停车楼等公用设施项目。

  现代服务业投入

  ——预计3300亿元左右

  为建立现代服务体系,天津市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项目包括,一、建设现代物流设施,投入200亿元,主要建设天津港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南疆散货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二期工程、空港物流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等。二、建设休闲旅游设施,投入400亿元,主要建设12个近代文化旅游板块、国际游乐港等。三、房地产项目,投入2700亿元,重点建设海河综合开发节点、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等公共设施,竣工面积2000万平方米;扩大普通商品住宅供给,竣工面积7000万平方米。

  其中,商业设施投资总额将达900亿元,人均商业面积将由0.9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以上。

  首要任务是推进海河商业综合开发。按海河开发总体规划,着力建设传统文化商贸区、都市消费娱乐区、中心商务商贸区等几大功能区,使海河两岸商贸设施总建筑面积达600万平方米。

  目前天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治理海河行动,正在海河两岸的天津8个城区实施。

  在天津市通过的海河综合开发总体规划中,拟投资1800亿元在3到5年的时间内,将海河建成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和景观带,使其不仅具有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等功能,更具备旅游、休闲和发展三产服务业的功能。

  整个综合开发项目所需的大量资金,将主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筹集。来源包括开发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和各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

  按照总体规划,海河治理一期启动工程,以建设海河上游段的基础设施为重点,将建设总长度为20.6公里的10条道路;新建4座桥梁,改造2座桥梁;治理海河水体污染和堤岸改造等。一期工程需投入资金36.18亿元。整个启动工程到2007年结束,启动工程拟投资196亿元。

  农业、小城镇建设和土地资源开发投入——预计1010亿元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天津市从今年开始将高水平规划建设11个新城和30个中心镇。这11个新城是:蓟县、宝坻、武清、宁河、汉沽、西青、津南、静海、大港、京津和团泊新城;与此同时,建设好全市30个中心镇以及一批新村。

  为此,天津市今年新建住宅楼将超过600万平方米,修建地下给排水管道80万延米、供暖管道24万延米,建成6座变电站、8个垃圾处理场和5个污水处理厂,新城和中心镇的住宅成套率、居民生活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率分别达到63%、88%和55%。新建、扩建津滨、凌庄子等70座水厂,到2010年,自来水管网入户率力争达到100%。

  为提高11个新城和30个中心镇载体功能,天津市将继续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大城市连接新城、辐射新农村的城镇体系。具体为:中心城区与新城之间、新城与新城之间基本实现城市快速路联网,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从今年开始,搞好新城和中心镇生态和环境建设。在重点城镇建设一批小型公园、景点和景观带,建设亲近自然、适于人居的城镇和社区。

  在“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共计划投入600亿元,以宅基地换房为主导模式,投入500亿元,建设华明、小站、大良等一批示范小城镇。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投入100亿元,打造现代化农业设施。

  除此之外,在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还计划投入170亿元,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和市内配套项目,加快永定新河、独流减河等治理工程。

  社会事业投入

  ——预计700亿元左右

  天津市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主要包括,一、文化设施,投入100亿元,主要建设少儿文艺中心、

京剧院、
数字电视
大厦等。二、教育设施,投入230亿元,继续对高教和普教实施结构调整。三、卫生设施,投入130亿元,进一步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扩建100多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新天津
医院
、中心妇产科医院、公安医院等。四、体育设施,投入60亿元,建成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水上运动中心以及一批区域性体育场馆。五、公检法等政权建设项目,投入80亿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