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佛山股份制合作让农民受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 05:22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佴 见习记者 陈阳 发自佛山

  5月19日下午,阳光正盛,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镇下柏村忙碌依旧,工厂在开工,村里的主街道上,只有看守商铺的妇女和孩子的身影。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委会看门的王广盛说。自从村里把地集中起来,成立经
济合作社,成片成片的地出租出去之后,他们已经无地可种了,年轻人要么进了工厂,要么直接外出打工了。

  而王广盛并不知道,自己所在的村子,以及周边,因为所创新的征地制度改革,被称为“南海模式”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实践已闻名全国。

  土地股份合作制

  1992年广东省全面取消了粮食定购任务,并放开粮食市场,这为南海按照市场规律率先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了良好机遇,而在此时的南海,非农产业高速发展,二、三产业用地紧张问题日益突出,而按国家建设用地政策,乡镇企业进城的门槛极高,致使农村社区急需通过统一规划土地,增加农村非农用地,并尽可能将农用地转为二、三产业用地过程中产生的高额增值保留在社区之内,用于进一步发展二、三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成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农村股份合作制悄然试水。

  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做法是:(1)分区规划。即把全市肥沃的土地划定为农田保护区,并改分包经营为投包经营;把靠近城镇及公路的土地或山坡地划定为工业发展区;把靠近村庄的土地划定为商业住宅区。(2)土地及集体财产作价入股。作价入股后,把全村或全社的土地集中起来,由管理区(现行政村)或经济社(现村民小组)实施统一规划、管理和经营。在股权设置上,以社区户口为准确定配股对象,大部分村社设置了基本股、承包权股和劳动贡献股等多种股份。(3)股利分配和股权管理。

  看门人王广盛

  王广盛已60多岁,家有两个女儿,一个还在上大学,“靠村里那点分红?那会把人饿死的,”王广盛猛吸一口烟,“根本生活不来,你看我这把年纪还要出来帮人看门。”

  王广盛说,下柏村总共1700多人,所有的地都平均入股后,一个人头算一股,他们家四口人,每个人每年分2300多元钱,算下来全家一年分红1万元不到,这还需要满16岁才有人头股。他看门一个月可以领到工资700元。因为够了年龄,每个月他还会领到村里发的养老金130元钱,如果生病,100元可以在村里报销50元,子女上学也有少量补贴。让他担心的是子孙后代的福利,“现在工厂这么多,污染太严重了。”

  说到子孙后代的福利,王广盛就不断地提及集体积累股。因为钱都在村里管着,王广盛担心某一天,村里突然说没钱了,因为厂家通常租的都是20~30年,地租一次付清。保不准什么时候钱就少了,而且以前村里还有经营亏损的例子。“现在把钱都分了,那以后子孙后代怎么办?”王广盛担忧地说。

  改革缩影

  王广盛是征地制度改革后众多农民的一个缩影。

  2005年10月1日,《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据此文件,广东省内所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都可直接进入市场交易,与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此举旋即被专家称作“农地直接入市”。这一地方法规打破了“农地非经政府征用不得合法转为非农用途”的旧制,也开创了征地制与农地直接入市制并存的新时期。

  与此相对应,以下柏村为代表的南海模式,由村庄组成股份公司向工业投资方出租农地,地租收益按股在农户和集体之间分红。在下柏村村委会外的村务公开栏上,显示下柏村2005年可分配收益是7746490.59元,股份分红3566749.32元,这个数值至少是农地净收益的10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