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银监会 > 正文
 

2005年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5:35 银监会网站

  中国银监会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上披露:2005年,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银监会坚持“一行一策,分类监管”的原则,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和风险提示制度,推进城市商业银行监管工作,城市商业银行有效监管取得明显成效,风险处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银监会初步建立了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间化解
地方银行金融风险的沟通机制,不断加强与相关省、市政府的协调,强化风险处置工作的指导。银监会将风险分类中的五、六类行确定为风险处置工作重点关注行,明确风险处置的指导思想、风险处置方式以及风险处置目标,要求有关银监局对重点关注行建立风险提示制度。其中,辽宁、河南等省政府动用财力28.89亿元,使辖区内的六类行经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风险处置工作有了很大改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另外,有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已在不良资产第一次剥离或置换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第二次剥离或置换工作,有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通过管理体制和内控机制的再造,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和核销力度,促进了风险处置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统计,2005年,在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以五、六类行风险处置为重点的城市

商业银行风险处置工作呈现了“重点突破,综合治理,创新方式,效果显著”的特点,城市商业银行总体风险状况明显好转,资产质量大幅度提高。截至2005年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实现“双下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841.6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73%,分别比年初减少217.04亿元和降低3.96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5.13%,比年初提高3.82个百分点,达标行达到了36家,较年初增加18家。

  按照原分类标准,2005年年末经营管理状况较好的一类行、二类行分别为36家、5家,风险程度较高的五类行、六类行分别为1家、 3家。城市商业银行整体经营和风险状况较2004年有了明显改善,其进步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风险程度高的五、六类行数量由11家减至4家,成绩显著;二是整体趋势向好,三、四、五、六类行数量大幅减少,向经营状况好的一、二类行集中;三是一类行数量增加较多,共计增加19家。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近几年,城市商业银行在改革、创新、联合重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风险处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近几年大幅下降,按照原有标准进行分类,已不能反映城市商业银行现实风险状况及个体的差异性,因此,银监会对2005年城市商业银行分类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根据新的分类标准,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具体分类结果是:一类行31家,二类行18家,三类行26家,四类行30家,五类行4家,六类行3家。

  银监会今年将继续推进五、六类行风险处置工作,推动有关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处置方案,督促其全面、认真贯彻落实方案的各项措施。努力解决部分风险较高的省会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立足于全面治理和综合整治,解决省会城市商业银行风险问题。推动督促四类行加强综合治理,防止中等水平城市商业银行滋生风险。对于风险状况不断恶化,地方政府无力或无意救助的行,要研究其市场退出问题。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