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能源体制性短缺明显 国家能源部二度呼出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4:05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朱力报道 “能源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供应‘卡脖子’现象”。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维城看来,只要能源管理机构不到位,能源危机就会越积越深,能源结构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改善。近日,王维城再次透露了建立能源部的设想,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呼吁了。 种种迹象表明,成立能源部又提上中国政府的议事日程。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在目前能源缺口扩大、能源安全告急、能源多头管理的情况下,如何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体制来进行调控和管理,已经成为国家能源事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根源在于管理失效 缺电!缺煤!缺油!进入2006年,“能源危机”再次使中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挣扎之中。《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的专家把能源供应紧张看作是“体制性短缺”,正是由于缺乏统一能源管理,能源结构不合理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能源安全性降低。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缺乏一个高级别的专业能源管理部门。 目前,能源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国民经济命脉,中国每年在电力和石油领域的总投入已超过一万多亿元。然而,“管理这近10亿元资产和每年上万亿投资的部门,是只有20多人的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代表处电力项目主管王万兴表示。 而现在的能源监管格局更是“五分天下”——发改委管价格、投资、炼化生产、进出口总量计划、成品油市场建设等;国资委管理国有资产;国土资源部管勘探开采;商务部管成品油市场流通;国税总局则主管税务。 “因此,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领域,并没有一个单独的独立的机构来做关于石化行业的决策管理工作,所以会出现中国的五六家石油公司到海外同一个油田相互抬价恶性竞争。” 每天需要进口170万桶原油,一边却每天也出口20万桶汽油的情况。”伊朗前总理能源顾问、美国东-西方研究中心高能研究员凡瑞顿·费舍瑞克也认为。 能源部呼之欲出 徐锭明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第一任局长。据接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的人说,徐锭明撰写了关于成立国家能源部或更高级别能源管理部门的报告。 有关部门还曾专门组织了一批能源领域的专家,对成立更高级别的能源管理部门,包括成立能源办的问题进行过研讨。 2003年的机构改革之前,成立能源部、甚至是能源委员会的呼声更为响亮。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出台的是国家发改委管辖的一个司局级单位。整个能源局只有30个行政编制,与美国能源部4000人——全国为1.5万人队伍规模无法相比。 “在很多年以前我们就开始呼吁在中国建立能源部或者能源委员会,但是这个呼吁一直没有被采纳。电力供应是属于国家控制的电力公司,但是天然气和供热,这都是地方的公司,地方和公司之间的协调沟通也造成能源危机比较重大的问题,我们认为只有通过能源结构的改造和建立统一的能源管理机构才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北京燃气集团公司控股的恩耐特分布能源公司总经理冯江华说。 冯江华说:“政府应该有独立的能源部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能源价格体制和监管体制,减少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干预,前两个星期北京天然气短缺,我们认为有一定的行政干预结果在里面。应该利用合理的价格手段和政策来调控能源,使这个能源体系成为一个更安全的、互补的能源体系。”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负责电力的一位项目官员也认为,“成立一个能源部有助于中国能源问题的解决。” 该人士认为,中国能源行业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是,能源战略的制定和如何具体实施。能源包括的子行业比较多,煤电油气等。能源点在中国的分布不平均,主要的能源点分布在西部,大量的需求地域却在东部。这就需要一个站得比较高的能源部门,通盘考虑中国的能源规划和计划。而且这个部门需要足够的能力和时间,也需要足够的财力和人力。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