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新农村建设资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 20:01 证券日报

  科技服务团提高群众科技素质

  本报讯 科技服务团由市农业局牵头,市级机关共有6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员20万余名,接受群众咨询180万余人次,向农民发送科技读物28万余份,赠送的农用物资价值8万余元。各区县自治县、市按照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武隆县开通“
农网广播”和“移动农网”400余户,直接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及咨询服务。永川市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典型示范,以重点抓30个示范典型,带动永川新农村建设工作。石柱自治县积极开展长毛兔养殖技术培训,在6个乡镇培训长毛兔养殖人员1830人。璧山县开展强化科技支撑,促进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等“五强化五促进”活动,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发展意识。梁平县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展工程等四大“富农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8000多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多人;推广4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全县20万农民为此节约的生产成本达1200多万元。(文/倪欣)

  江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作为农业产业化运行的组织载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在规模、管理体制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资金短缺问题尤其突出。从去年开始,国家

开发银行以支持重庆江津市晚熟柑橘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在对该市柑橘专业合作社进行体制再造的基础上,以开发性金融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融资难问题。

  武隆县构建劳务输出长效机制

  本刊讯 日前,记者从武隆县政府获悉,武隆县欲构建劳务输出长效机制。

  建立劳务输出基地长效机制。该县于近日被英格玛(中国)公司考察认定为劳务输出基地,并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同时,该县还在厦门、北京、珠海等大中城市联系大型企业,争取就劳务输出协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构建劳务派遣企业输出长效机制。该县在浙江省

义乌市建立“武隆县劳务派遣站”,专门负责搜集该市及浙江省其它区市县各企业的劳务需求信息,与有关企业搞好劳务输出协调,及时组织派遣劳动力。今年该县通过“劳务派遣站”向义乌市输出劳动力320人。

  构建市场招聘洽谈长效机制。今年来,已组织3次大型劳动力交流洽谈会,农村劳动力进场洽谈达3850余人次,洽谈岗位匹配成功率达58%。

  构建劳动力先培后输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并对培训人员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全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71534人。(文/刘静秋)

  忠县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

  今年一季度,忠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良好起步,目前推进村和示范村的选点申报工作已经展开,各项新农村建设调研已基本完成。

  日前,忠县提出“3515”计划建设新农村,即:用3年时间将1个“示范村”建成新农村;用5年时间将20个“推进村”建设成新农村;用15年时间将全县的农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示范村和推进村的选择申报条件,深入到各乡镇、村组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抓好了“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20个推进村和1个示范村的选点和申报工作。

  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的产业、道路、饮水、住房、卫生、教育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及时掌握目前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准确把握了忠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客观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忠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主要措施。同时,县农办正在制定全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便按照县里统一部署及时启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张丽)

  垫江县建设七大重点工程

  近日,记者从垫江县政府了解到垫江县关于“十一五“新农村建设七大重点工程。

  农业产业化工程。实施优质生猪、优质蚕茧、优质粮食、榨菜、油菜等项目开发,“十一五“期末畜牧产值达10亿元,茧丝绸业产值2亿元,果蔬产业产值3亿元,建设5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加工基地、3万亩种植基地和10万亩优质榨菜基地。

  人才培训工程。到2010年完成8万骨干农民培训,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0万人。

  畅通工程。改建县乡联网公路260公里,硬油化村级公路400公里,硬油化率达到60%。

  人饮安全工程。新建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121处,解决13万人饮水安全。

  水土保持工程。完成42座病险水库整治,农业有效灌面31.22万亩。

  医疗卫生工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2007年实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社会保障工程。新、扩建22个乡镇敬老院,建设40个农村“五保家园“,参加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万人,帮助47883名扶贫对象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王芳)

  青龙乡推进集镇建设

  本刊讯 今年以来,青龙乡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突出“三高”推进集镇建设。

  高规格规划。组织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小城镇建设,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建议和意见,邀请县规划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论证,结合实际,制订了集镇发展的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

  高标准建设。为了实现“绿化、美化、亮化”的目标,投资10万元建设街道。目前,街道已全部实现硬化,新加路沿石330米,种植绿化树110多棵,街道的下水道和路灯安装也已安装完毕;投资70余万元修建政府办公大楼,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畜牧站办公楼,给青龙乡集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青龙乡文化广场正在规划当中。

  高水平管理。加大街道规定宣传力度,组建街道管理队伍,加大对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等现象的整治力度,与沿街居民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组建环保卫生大队,强化卫生管理,规范统一门店招牌。(文/陈 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