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从沙堡走向家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 14:55 经济观察报

  2003年8月24日至10月2日发生的渭河洪水,人们至今记忆犹新。这次洪水发生后,我因工作原因没有到达现场。当我在网上看到那一幅幅凄惨的照片和报损数字,仿佛看到了那里的人们在汪洋中挣扎的情景。这一年的洪水,洪量大,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一号洪峰在华县境内演进达77个小时,二号洪峰的流量是华县站1981年以来的最大流量,水位是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前三次洪峰首尾相连,致使渭河大堤、南山支流堤防全面临水,深度达1.5-2m,临水时间长达356小时。加之区域范围内持续降雨,支流流量持续相应增加,加大了
支流堤防压力。

  持续高水位使各类堤防工程水分饱和,减弱了防御能力。由于渭河大堤和支流堤防2-3m的临背差,支堤决口后,出现了短时间、大流量、高流速的洪水淹没,淹没区域扩展迅速,尤其是决口处拉槽很深,给抢堵决口造成了极大困难。

  2003年8月31日开始,陕西省渭河下游流域的农民,发生了一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撤离,只身逃出的农民近20万人。

  这次洪水使渭南地区194个乡镇的3200多个行政村受灾,受灾面积646.69万亩,受灾人口309万,致使25.57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42.32亿元,整个渭河流域遭遇了50年来最为严重的洪灾。

  在陕西工作期间,我多次在汛期到库区调研,那一场又一场的洪水、凌汛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触目惊心。1992年8月,渭河、洛河同时发生5年一遇的洪水,由于黄河顶托,入黄不畅,水位高达340.95米,造成华阴南山支流倒灌,河水出槽漫滩,河堤多处漫顶决口,持续5小时,淹没移民农田11万亩,14个村台被洪水围困,8000余间房屋倒塌,2万多移民无家可归,已建成的水、电、路等公益工程多处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15亿元。刚发洪水的那一天,我和当时渭南地区行署副专员侯振斌乘吉普车到库区。我们在三河口通往库区的路上行进,刚过一段柏油路,听到坍塌声,回过头一看,身后有一段路被水冲毁,断了我们的后路。向前看,大片的良田被水淹没。还未来得及收获的玉米被淹没,只能看到玉米杆顶端的缨子在风中摇曳。在村台下的许多房屋,只有房顶露出水面。拖儿带女的移民,正在向县城一带撤离。虽然事隔十余年,但那个悲惨的场面至今使我心惊胆颤。

  1996年元月的一天,接到渭南地区移民办通知,要我随书记、市长(这时渭南已经地改市)前往库区,说库区发生凌汛,导致库区又被淹没。我从没听过凌汛是什么东西,有经验的同志告诉我,凌汛就是河流结冰解冻,上游流冰(凌)在下游河湾、浅滩或河道狭窄处受阻,大小冰块堆结成一道冰坝,使上游水位迅猛上涨。我们驱车前往,但当到达渭河与洛河交界口时,道路被冲断,当地的武警战士为我们找来了5艘专门用于驾渡的船,把5艘船连接在一起,我们才来到了现场。只见河面真正是千里冰封啊!最大的冰凌有几十亩地大,上游的冰块不断地在黄河大荔段集结,形成一道冰堤。洪水外泄淹没了周围的村庄和良田。如果不把冰堤毁掉,水位会越来越高。当时市领导紧急向中央报告,最后决定动用空军炸毁冰堤。还算顺利,几十发炮弹投掷到冰面,在紧靠山西的地方炸开了一道泄洪口,排除了危险。但这次飞机也误投了炸弹,炸毁了山西省建在黄河边的两个大型鱼塘。陕西和山西两省后来还就退水后的嫩滩地问题,把官司打到国务院。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凌汛灾害,冰坝壅水,冰水出槽漫滩,一夜之间,使紧靠河岸的大荔县雨林乡顿成冰丘汪洋,淹没移民农田4万亩,5个村台全部被水围困,道路和电力设施被冲毁,倒塌房屋670间,837名移民无家可归,由于临背差大,局部洪水经年不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移民返库以后,还遇到了新的困难和生存危机。1994年秋天我去库区采访,见到迁上村台的新村庄,很为移民高兴。但是,走进每一家都发现,那些新房屋里面没有陈设的家具,有好多人家盖了房子安不起门窗。许多人都是举债盖房,至今仍债台高筑。到田间,初看,千亩良田很平整;但细看,凸凹不平,像波浪一样不能浇灌。据移民讲,这是由于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大平小不平”。由于库区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走上几里路看不到一棵树,见不到鸟雀,虫害严重,大片大片的小麦和棉花绝收。种的蔬菜不等成形就被害虫吃光。还有更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片土地严重沙化、碱化。最近我打电话询问,渭南农办的有关人士告诉我,这一问题仍未解决。

  返迁后的移民由于受接收土地位置的限制,紧靠黄河安置,远离高岸,地面高程基本在335m以下。来自秦岭北麓的大沟小溪平行密布,方山河、葱峪河、罗夫河、柳叶河、长涧河、白龙涧等6条较大支流因受渭河河床淤积,出口不畅,形成“悬河”,支流河堤单薄残缺,每遇洪水,常溃决成患。防汛形势尤为严峻,返库移民的安全始终是各级政府的心腹大患。

  土地是移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赖以生存的依托。1985年中央发文件认定,库区约有土地58万亩,其中,部队农场占22万亩,地方国营农场占30万亩,库边社队占6万亩。按照中央文件和军、地双方交地协议,部队农场向移民移交土地10万亩,地方国营农场向移民移交20万亩。但移民接收的30万亩土地,有17万亩位于黄、渭、洛河沿岸,其中有10.24万亩分布在生产堤之外,客观上形成了移民土地屏障部队和地方农场土地的格局。这些堤外土地只能实行一水一麦,秋田多无保障。另外,由于濒临三河,计有碱化地11000亩,沙化地3500亩,这些土地虽能耕种,但收获微薄,移民所接收的土地全无水利设施,经过近10年的努力,虽然实现了一人一亩水浇地,但配套不齐,标准不高,保灌率低,还需进一步提高。移交移民的土地不仅质量差,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由于黄、渭、洛三河泥沙淤积,黄河不断西倒,渭河游荡加剧,塌岸毁田十分严重。据统计,从1985年移民接收土地以来,已有近3万亩土地塌入河中。移民土地量少质差一直是移民反映的热点,也是影响移民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

  在大荔移民丰德贵家看到的情形。家园建设并不容易。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渭南地区和库区相关县市为官的各级领导,从进入汛期开始就进入紧张状态,他们对上级立下的军令状就是确保移民安全。而生活在这一块土地上的移民,更是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生长在这里的最新一代已经是移民的第五代,为了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他们祖祖辈辈做出了极大的牺牲。水来了人跑,水走了人又回来。我反复多次地看到过在同一块土地上水毁了他们的房屋,他们又能在那块地方垒起新的房屋,就像潮来潮去滩上的“沙堡”。不过,他们所谓的房屋,其实只是泥坯垒墙、毛草搭顶的寄身之所。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的数十万移民,近半个世纪以来反复折腾,几经搬迁,部分从宁夏返陕的移民搬迁达四次之多,家财损失殆尽,经济基础十分单薄。国家处理移民遗留问题的目标,不仅要解决移民的绝对贫困问题,既解决移民的温饱,还要进而解决移民的相对贫困问题,即赶上或超过当地县乡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移民的贫困,不是因生在穷山恶水而形成的原生贫困,而是因支援国家建设而致穷的次生贫困。只有经过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其生产生活水平赶上或超过当地县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移民的心理才会平衡,才能实现“摘帽”、“销号”,融入到社会之中。陕西移民的收入水平,过去一直低于当地群众的水平。这么多年经过国家的扶持,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要动态地赶上和超过非移民生活水平,任务还相当艰巨。

  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水库移民安置工作,1958年前,无论是政策还是工程技术设计,对水库移民安置都十分有利。1956年三门峡水库移民计划中移民补偿费为620元/人,远迁为800元/人,但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过分强调自力更生和人的作用,逐渐降低移民安置补偿标准,1958年减少到429元/人,1959年降为316元/人,有的省甚至还提出不给一分钱也可以搞好移民安置的口号。这种不顾客观实际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三门峡水库移民安置质量的低下。移民无房屋栖身,无土地耕种,这只能叫搬迁,不能叫安置。1964年,终于意识到三门峡移民安置有问题,而且问题严重,政府又逐步增加安置经费,以帮助移民重新建房和获取土地。而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一切又都陷入混乱之中,从而使三门峡水库移民问题更加严重。

  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看到周围的农民都富起来,想一想自己搬迁前经济状况比他们要好得多,现在竟然温饱都解决不了,移民心中极不平衡,经常发生大规模移民集体上访,库区社会极不安定,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从1981年起,党和政府开始重视并着手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1981年6月19日

财政部、电力部《关于从水电站发电成本中提取库区维护基金的通知》(〖81〗电财字第56号)决定每千瓦时提取1厘钱设立库区维护基金,用于水库防护工程维护和解决库区移民遗留问题。1985年8月24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专门研究了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决定从中央直属水电上交中央财政的利润中,每千瓦时提取4厘钱设立库区建设基金,集中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

  1986年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抓紧处理水库移民问题报告的通知》(国办发〖1986〗56号)明确了处理水库移民问题的方针和原则。从此,全国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工作拉开了序幕。

  经过对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严重性得以缓解,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据调查,移民经济发展速度仍比同类地区非移民经济发展缓慢,如果不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的途径,移民与当地非移民经济收入的反差会越来越大,移民跟不上经济发展,就会重新回到贫困中。值得庆幸的是,从2003渭河洪水之后,中央、陕西省和渭南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工作,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正致力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