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4月13日,新华社发表通稿《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记载了那一举国瞩目的历史时刻:
上午,隆重的开工典礼在三门峡河中间的鬼门岛和河南岸的山坡上举行。主席台在鬼门岛上,面对着屹立在激流中的中流砥柱。台上两旁悬挂着“根治水害、开发水利”的对联。高大的标语塔、彩色的旗帜、巨幅的大坝示意图、明媚的阳光、奔腾的河水和河谷两岸
斑驳的岩石辉映着,使会场显得格外的雄伟和美丽。和鬼门岛相对的南岸狮子头的岩石上,原刻着“峭壁雄流鬼斧神工”八个大字的地方也有一副对联,写着“根治水害有日,黄河变清有期”。
9时45分,开工典礼在波涛伴奏的国歌声中开始。
三门峡工程局局长刘子厚致词。他首先对苏联专家的帮助和全国人民的支援表示感谢。接着,对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规模和意义作了概述。他说,今年施工的方针是主体工程和准备工作并重。今年要开挖左岸的坝基石方40万公方,开始修筑第一期围堰,并完成灵宝砂石筛分厂的部分建筑工程,混凝土拌搅和系统的安装工程,公路、铁路、供电、供水以及其他各项相应的附属企业的建筑工程。他号召全体职工在施工中要坚决贯彻国家增产节约的精神,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
(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说:“我们现在举办这样一个工程,把千百年来的水害变成水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办到。”他还兴奋地和苏联专家代表波赫热烈握手表示感谢,向参加这次工程建设的职工表示敬意。他号召黄河中游地区的人民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地区的人民继续加强修堤防洪工作。
苏联专家代表波赫讲话,表示他们对于帮助中国人民开发治理黄河的热情和喜悦,讲了苏联政府指定最优秀的工程师参加三门峡工程设计的经过。最后他高呼“让中国人民历年来的理想实现”、“让三门峡水利枢纽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成为有创造性的和平劳动的象征”。
各省省长在讲话中一致表示要发动人民,做好水土保持和移民等工作来支援这个工程。吴芝圃特别说,河南人民由于过去身受黄河水害今后又将先得其利,因而对于这个工程的开工特别兴奋鼓舞,河南人民一定要走在支援队伍的最前列。职工代表和青年代表的讲话,都表示要把自己的智慧和劳力献给伟大的治黄事业。
代表讲话结束后,男女青年职工将二十多份增产节约、超额完成计划、安全生产的保证书献给党,中共三门峡委员会书记刘子厚和副书记张海峰、王化云接受了这些保证书。接着,主席台宣布,已经收到全国各地的贺信近九百封;并宣读了苏联水力发电设计院列宁格勒分院和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等部门的贺电。
12时55分,三门峡工程局局长刘子厚发布开工命令。这时,在左岸的人门岛下,就连续响起了爆炸的轰鸣,岩石碎块飞舞,烟尘随风飘散。伟大的三门峡水利枢纽正式开工了。
而在此前,成千上万的库区农民已开始迁移,离开自己世代居住的家乡。
有一位村支部书记,名叫叶光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向我回忆了当时库区农民被迁往他乡的经过:
“1956年春天,省上、县上召开会议,给我们讲建设三门峡水库对国家非常重要,要求我们树立‘迁一家、保万家’的大局思想。当时动员我们说,安置区已经建好了新房,红窗窗,绿帘帘,电灯一拉光闪闪。瓮里有水,缸里有面。在西安搞了一个三门峡水库模型展览,每个村都派代表去看,讲解员是北京派的,那些女孩子长得也好,讲得也好,让我们感觉到安置区就像天堂。第一批移民不要地主、富农五类分子,要的是党员团员,要的是出身好的木工瓦工。”
“我记得那一年,第一批赴安置区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华山脚下召开誓师大会。那一天,天晴啊!红旗多!‘迁一家、保万家’的口号震天的响,我们第一批去的人感动、激动、自豪。”
1956年8月13日,各大报纸刊登了一篇消息,题目是《三门峡水库区农民开始迁移,移民得到妥善安置》——
陕西境内三门峡水库区的农民开始迁移。11日,五百多名农民乘汽车从西安出发前往甘肃省银川地区。在最近十天左右,还有4000多人也将分批出发。
三门峡水库工程占地200多万亩,其中大部分在陕西境内。水库区内的陕西农民们为了支援这一伟大工程的顺利进行,都决心响应政府号召,从今年开始分批迁移。第一批移民中都是青壮年和农业社骨干,其中有很多人是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他们将先在甘肃银川专区的安置区修建房舍,开垦荒地,为将来全家、全社、全村的迁移创造条件。他们走后的家庭生活问题,也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在移民出发前,已初步制订了合理处理移民财产、补偿损失的方案。国家将在安置地区分配给移民土地,并发给垦荒补助费。对移民拆除、迁建的房屋,国家也将给予拆除迁建补偿费。在安置区修建房屋时,国家将在材料、设计技术方面给予协助,以充分保证移民生活不低于现在的水平。现在,陕西省人民委员会购备的移民盖房用的6万多根木椽,已经运到银川安置区。首批移民盖房、开荒需用的100多头牲畜、50多辆大车和3000多件双轮双铧犁等农具,也由国家负责提前运往安置区。
同年8月21日,主要报纸又刊登了一篇《陕西三门峡水库区移民到达银川》,全文如下:
陕西省境内三门峡水库区迁往甘肃北部黄河平原的第一批移民,已经在15日到达银川。
15日,银川地区下着细雨,但沿途仍有成千上万的人像迎接亲人一样地夹道欢迎这些新来的居民。移民们下车后,欢迎者都拥上前去,把塞上江南的时鲜苹果和梨、桃,塞到他们的衣袋里。欢迎者和移民们还高兴地携起手来一道欢呼。银川专区的党、政领导人这天也前去欢迎移民,并且到住地向移民进行了慰问。
这批移民未到之前,当地党政机关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早已为移民安排了新居,准备了粮食、蔬菜、家具、煤炭等,当地农民还腾出房子八百间让移民居住,并且帮助移民开垦好了种蔬菜的土地。移民看到当地农民这种热情温暖的照顾,都表示要一边生产,一边安家,很快建立起新的生活。
叶光弟告诉我:
我们那一年到了宁夏,已经是十二月份,天气很冷,好多人到那儿没住的地方,在村口搭庵棚。当地的农民根本不欢迎我们,本来他们地就少,我们到那儿要分他们的地。这是从他们口里夺食啊!那个时候人都很穷啊!他们见了我们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们村的很多人就被安置在宁夏的月亮湖附近。粮食不够吃,刚搭建的房子住上很冷。和当地回民经常发生冲突,我们总是想起自己的家乡。但当地政府把我们看得很紧,制定了许多防止我们逃跑的措施。有一天晚上,我们几十个人向回逃跑,当时黄河上结的是浮冰,过河时有几个人掉进河里被淹死(经核查,未见任何文件或档案有此事件记载——作者注)。我们还有一批人跑回了家乡。移民在安置区的遭遇很快传遍了千家万户,政府赶我们离开我们生活了几代人的地方,不走不行啊!前来强制我们走的人推倒房子的砖土,给柱子上拴上绳,用牛和拖拉机拽倒了一座又一座房子。
叶光弟的话不一定都是事实,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的宣传也有以偏概全的情况。1956年12月25日,各大党报发了一条消息《到甘肃银川地区的移民有了粮食和住房》——
从北京、上海和三门峡水库区迁移到甘肃银川专区的16900个移民,今年全部分到了粮食。三门峡水库区迁来的五千多个移民,今年就修建了3400间房屋。这批房屋是按照陕西农民的习惯以一户一院修建的,窗户上还嵌着明亮的玻璃。同时,供销部门也加强了对移民的冬季供应工作,在移民集中地区设立了分销店,准备了充分的粮食、燃料、菜蔬和日用品。
1957年4月3日,一些主要报纸发表消息《河南省三门峡、白沙等水库区今年将移民三万七千多人》——
河南省的三门峡、白沙、合河镇等三个水库(蓄洪)地区今年将移出居民三万七千多人。目前,部分移民已经迁出蓄洪地区,开始在新的家乡安家立业。
这一次水库地区的移民都是采取在省内“后靠安置”的办法,一般都不迁移出县。从三门峡水库区的陕县会兴镇迁出的400名居民,已经全部安置在陕县境内离水库区较远、地势较高的地区。为了加固、扩建白沙水库,在登封县境内占用土地的地区,需要移出居民3600人,已经在2月份开始迁移,到汛前可以全部迁移完毕。他们将在登封县境内建立新村。卫河合河镇蓄洪区需要移出的居民33000多人,将在今年5月份和下半年分两批迁出。
河南省建设水库地区的移民工作从去年就开始进行。去年一年内,在三门峡水库区的陕县、灵宝两县共迁出居民7000多人,在豫南的白沙、石漫滩水库区和豫北的合河镇蓄洪区迁出居民9000多人,都安置在甘肃省的张掖专区。
在三门峡库区,农民全部迁出。1957年4月10日报纸上又发消息《三门峡坝址区附近居民迁移完毕》——
三门峡坝址区附近六个村的居民已经迁移完毕。
三门峡坝址区附近有三门村、角胡同、史家滩、大安、上山村、侯家坡等六个村。这些村有的在水库淹没区,有的要修成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施工场地,在施工前都必须将居民迁出。去年,这些村已有1750人迁往敦煌。由于水利枢纽施工期迫近,六个村剩下的90户居民共395人在今年2月中旬到3月中旬,已绝大部分迁往距三门峡五十里的磁钟乡安家生产,因生育等原因拖到现在的三户,也在这几天相继迁往磁钟乡。
六个村的农民迁移到这个乡的各农业社后,平均每名社员仍有四亩多土地。并且由于这里土地比较肥沃,他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逐渐比原来地区有所提高。他们原有的房子、树木等财产,政府都合理地做了赔偿。迁移时所需的运输工具和到达安置区后的住屋等问题,政府也预先做了妥善安排。
去年,河南和陕西省库区已有12000多人迁到了银川和敦煌地区;今年仍有一批迁去。这些迁移的群众,也都受到了政府的各种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