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套工程——西霞院水库截流蓄水后,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的“万里黄河第一滩”——西滩将被完全淹没。
为了保留西滩的一处印记,也为了大力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解决一部分西滩移民的就业问题,西滩村所在的坡头镇政府决定通过招商引资,在西滩上围土筑岛。
“万里黄河第一滩”的后续开发该如何进行?招商引资能否使坡头镇重振旅游业?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若谷 文
当黄河气势磅礴地冲出最后一道峡谷——小浪底后,便进入了舒缓的丘陵地带,在济源市境内分成了两股,环抱着一座12平方公里的滩涂岛屿。这便是黄河之上唯一一个人类常年居住的岛屿——西滩,也被人们称为“万里黄河第一滩”。
据传,西滩是由治水英雄伯鲧从天帝那里偷来的神土“息壤”幻化而成,素有“神岛”之称,历史上黄河有过数十次泛滥,却从未能淹没西滩。
然而如今,为配合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反调节工程——西霞院水库的建设,西滩将在水库10月份截流蓄水之后被彻底淹没,唐代诗人李商隐所描绘的“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的绝佳景致,也将随着西滩的淹没而从此消失。
“谁都不愿意看到这么美好的岛屿消失,所以我们在想办法留下西滩的印记。”济源市坡头镇政府主抓日常工作的武装部部长赵战胜说,“我们最终确定了一个方案:人工筑岛。”
专家认为,实施西滩人工筑岛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这不仅是对“万里黄河第一滩”自然奇观的合理延续,更重要的是通过造岛,可以在西滩周围23平方公里的水面上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成为西霞湖旅游资源最大的亮点。
难舍西滩
5月28日,烈日炎炎似火。但站在坡头镇岸边远眺西滩,清澈的河水令人心旷神怡,翩然的鸟儿更是赏心悦目,岛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整齐的麦田让人心生对大自然的亲切之感。
“西滩距离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出水口13公里,是黄河上最大的河心滩。”赵战胜说,“在西滩,村民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但是,按照坡头镇政府的安排,水库要在今年黄河汛期后截流蓄水,岛上850余户村民已开始准备搬迁。西滩村支书郑怀江说,1998年小浪底工程动工时,已经确定要上西霞院水库项目。从那时起,西滩村民就已不再兴建新的房屋。
在这个小岛上,不时传来鸟鸣声。但郑怀江说,鸟儿比以前少多了,“确定西滩要被淹后,村里人就开始砍树,大片果林都被砍掉了。虽然现在看起来依然林木茂盛,但比以前要少很多,鸟儿们也都迁徙到西滩旁边的一个荒岛上去了。”
说到动情处,郑怀江眼中闪现着泪花,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西滩村人,对于西滩有着极为深沉的感情。
坡头镇政府旁边,是正在为西滩村民新建的住房,但西滩人对这块居住多年的滩地仍依依不舍。“村民们都舍不得西滩被淹。从感情上,我也舍不得这块宝地失去。因此,我们决定,争取用一切手段留下西滩的一些印记,使西滩这一黄河历史文化景观得以延续。”赵战胜说。
两难境地
西霞院水库位于西滩下游约4公里处,是小浪底水库的反调节水库。所谓反调节水库,就是当小浪底泄洪或调水调沙库容减小时,位于下游的西霞院水库可将多余水量存于库中,并在小浪底蓄水时利用库存水量发电,减少小浪底的发电负荷,同时承担调沙以及保持有效库容等任务。
自1998年小浪底主体工程截流之后,西霞院水库的修建就已敲定。自那时起,西滩村的移民工作就已提上日程。为了确保这一工程的实施,自1998年起,省里便出台了停建令,2000年,西滩村便已不再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
事实上,这给坡头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打击。
据坡头镇人讲,西滩“万里黄河第一滩”的名声十分响亮,坡头镇政府极力开发兴建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那时,岛上农舍点点、绿树掩映、牧童短笛、渔舟唱晚,大有世外桃源的韵味,珍奇水鸟、黄河奇石更是相当富有特色,由于环境保护十分到位,这一段的黄河水十分清澈,堪称黄河中下游的一处奇景。
坡头镇的官方资料显示,当年举办踏青节、桃花节和以“聆听黄河涛声”为卖点的“世外桃源”系列活动,每年接待游客可达5万余人次,岛上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也在8000元左右。
直到现在,西滩岛上还留有当年投资修建的度假村的遗址。那些面朝黄河的小木屋如今已斑驳不堪。然而,站在度假村前,似乎仍可体会到当年游人面对黄河时的心旷神怡。
好景不长。停建令的下发,使得2000年之后的西滩旅游业陷入了瘫痪状态。“过几年就要被淹没了,投资根本收不回来,哪个投资商还愿意投资?”尽管国家对村民们进行了补偿,但坡头镇的旅游业仍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低谷。
赵战胜说,由于济源市政府一直要求“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保留这一片碧水蓝天”,因而坡头镇从来不兴建大型工业项目,尤其是污染型项目。2000年前后,随着停建令的下发,镇上的造纸厂、明胶厂、机砖厂、粉丝厂纷纷停建,坡头镇的工业几乎成为空白。据坡头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透露,济源市的很多工业项目,哪怕是坡头镇以一己之力促成的招商引资项目,也会由于济源市政府的限制,不得不在市内其他地区选址。
为了保持良好的旅游资源,坡头镇忍痛牺牲了工业的发展;然而却由于国家水利工程的建设,坡头镇的旅游项目也因缺乏投资信心而陷入低谷。1998年到2000年的两年间,成为坡头镇历史上最为尴尬的转折期。而过去几年间坡头镇经济发展的低潮,也直接促成了坡头镇政府人工筑岛,开发后续旅游资源的想法。
再造西滩
“2004年年底,我们开始着手移民准备工作,在谈到如何保护西滩、做好移民后期扶持问题时,镇里就提出在西滩上围土筑岛,将来此岛可作为23平方公里水面的一处景点,开发旅游项目。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留下西滩的一处印记,还可以大力发展相关的旅游产业,解决一部分西滩移民的就业问题。”赵战胜表示。
事实上,他并不讳言当时提出围土筑岛方案,只是认为“12平方公里的土地淹掉很可惜”。再者,济源市要求镇政府的移民工作要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西滩村村民生活较为富裕,人均可达6亩地,但依据国家的补偿标准,迁出后,人均只有0.7亩地,村民们难以接受,镇政府的后期扶持也就成了个大问题。
2005年年底,坡头镇政府委托青岛大学和河南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多轮调研。2006年3月,它们拿出了《西霞院库区西滩筑岛可行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最终获得河南省有关部门的许可。
经过与小浪底工程建设管理局、济源市河务局以及河南省水利部门的多方磋商,坡头镇的围土筑岛方案最终浮出水面。同时,在讨论围土筑岛方案的可行性时,坡头镇将保护“万里黄河第一滩”这一历史文化景观、保护鸟儿的栖息地和移民后期安置综合考虑,提出了更为充分完整的保护方案。
据这份《报告》显示,筑岛布置原则为:尽量减小对河势的影响,尽量减小对西霞院水库的反调节库容和防洪库容的影响,应考虑与岸边的交通方便,结合西霞院工程库区景观,筑岛材料尽量就地取材。
最终确定的西滩筑岛方案工程,投资为2091.04万元,筑岛面积确定为200.28亩,需填筑高度为7米。“目前可能的施工方案是先用机械从四周向中间围土,等高度适当后在周围打桩围堰,用钢筋混凝土编网浇筑,然后填土加高到要求的高度。”赵战胜表示。
事实上,《报告》也提出西滩筑岛对河势和西霞院有效库容有一定影响,但是,水库建成蓄水后,可形成新的景点,200.28亩的人工岛将成为当地旅游的亮点,可解决部分西滩村的移民安置,对济源市及坡头镇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完备的开发体系
根据规划,整个筑岛项目预计投资5000多万元,其中人工筑岛投资2091.04万元,建设水景特色餐厅、水上休闲乐园、游泳池、水底世界等旅游投资3000万元。而为保护黄河水源不受污染,人工岛上还要建设小型净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各一座,以满足旅游和环保需要,人工岛的用电将采用水下铺设电缆的方法解决。
而在《济源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也将发展坡头镇旅游列入其中,坡头镇将以西霞院库区西滩筑岛的保护开发建设为龙头,充分利用和发挥濒水优势,营造优美的旅游环境和人居条件,带动全镇发展。
而随着西滩筑岛项目的初步确定,坡头镇党委书记王四战也提出了“农业富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文化立镇”的思路。据悉,在工业发展上,坡头镇将着力引入高科技、高附加值、污染小的项目,如电子加工类、服装加工类等相关产业。
据悉,福州客商已投资300多万元兴建了济源市华泰电子厂,而洛阳一家企业也与坡头镇政府签订了总投资500余万元的发光二极管项目。
对于西滩筑岛项目的后续开发,坡头镇政府的思路是,与上游王屋山、小浪底工程一脉相承,打造“红色”旅游和“蓝色”旅游。“红”,指的是闻名全国的“留庄民兵营”系列旅游项目;“蓝”,则是以西滩筑岛为主体的突出“水”的旅游体系。
4月8日,“小浪底西霞湖投资项目推介会”在郑州召开,国内40余家公司、大型企业的老总共同考证了西霞院水库、西滩筑岛等投资项目。据了解,坡头镇目前正四处出击,积极参加大连、宁波等地的大型招商洽谈会,与国内外客商进行广泛交流。
赵战胜说:“目前,我们正在实施驻地引资战略,镇干部常驻温州、广州等地进行招商。就筑岛项目而言,目前我们已接到数十个合作意向,明确提出方案的有来自香港、上海的三四家大型企业。通过详细论证和目前的招商引资情况,预计到2016年,西滩筑岛项目将累计收益3亿余元。”
西滩筑岛这个大胆的设想,正在一步一步迈向实现。在“万里黄河第一滩”消失之后,西滩筑岛将继续散发它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