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国资委专题 > 正文
 

鄂钢与武钢重组一年实现“双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09:55 国资委网站

  4月30日,是武钢与鄂钢联合重组之后,武钢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挂牌一周年的日子。“两钢”牵手一年来,写下了湖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新篇章。

  早在1997年,武钢与鄂钢就开始商谈联合重组,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两年前,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认为一省之内钢铁企业过多,必然存在争原料、争人才、争市场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该以武钢为
龙头,通过联合重组,做大做强省钢铁产业。2004年4月,省委书记俞正声在鄂钢调研时,明确提出“两钢”联合重组的“四个有利于”指导思想和原则,得到各方积极回应。“两钢”联合重组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去年1月19日,经过协商,武钢、鄂钢联合重组协议签订。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武钢持有鄂钢51%的产权,省国资委持有鄂钢49%的产权,鄂钢成为武钢旗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控股子公司。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鄂钢是湖北省最大的省属国有独资企业。有关人士称,“两钢”联手,是湖北省迄今为止的最大一桩国企重组案,为省国企改革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之“赢”不在利,而是在国内、国际钢铁产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竞争实力和发展空间。

  从全球化竞争中不难看出,钢铁产业大规模联合重组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有关资料显示,美国6家主要钢厂的产量占该国钢产量的50%,日本5家钢厂占全国钢产量的75%,英国的英钢联、法国的于齐诺尔等企业,几乎囊括了所在国的全部钢铁产量。

  而我国的宝钢、

鞍钢、武钢、首钢的总产量,还不到全国钢产量的一半,其直接后果是专业化程度低、批量小、成本高,造成部分钢产品结构性过剩,带来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业界专家分析,钢铁业作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排头兵,上挂矿产资源业,中连煤炭、运输业,下接机械、汽车、

房地产等行业,产业集合度及规模要求高于其他行业。国家或市场迟早会确定几家大规模的钢铁企业作为“领头雁”,集中产能。因此,谁有足够的规模基础,谁就有可能排入“集中时代”备选对象的名单。而排名“国家队”前列的武钢与鄂钢联合重组后,其综合生产能力由1400万吨扩张到1700万吨,无疑使自己的位次前移,在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多了一个筹码。

  2005年,重组后的鄂钢,在

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原材料高价位运行,增支减利3.7亿元的情况下,经过艰苦努力,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11.48%;实现利税4.3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400%;完成工业总产值70.41亿元,同比增长15.45%;铁、钢、材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3.55%、22.71%、32.19%,增产比率创历史最好水平,技术经济指标全面改善。随着经营形势的逐步好转,2005年,鄂钢职工人均收入也比同期增长13%。今年元月至4月,在钢材市场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实现利润2055万元。“钢铁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两钢’重组,把鄂钢纳入武钢的发展规划,就是要使鄂钢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并始终保持一种向上的发展态势,同时使武钢在全国的竞争中增强实力,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去年4月30日,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武钢集团鄂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挂牌仪式上的一段讲话。

  一年之后的今天,“两钢”重组实现“双赢”的希望,已经初露端倪.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