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伟
证券化之后,资产管理公司仍要实际负责资产处置,而且由于自身体制以及处置手段的局限性,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并不会因为证券化后有所提高。
“如果顺利,我们第一单商业性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最快在今年6月就可进入发行阶段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总资产额为80亿元人民币,方案已上报至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处于等待批复之中。”
另据记者了解,该公司另外一个总额为200亿元的私募性质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也即将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批。此外,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也在做这方面的积极准备。
缓解资金压力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资产管理公司(AMC)提高资产流动性、缓解现金偿还压力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律协不良资产处置委员会主任张 说,“如果说政策性不良资产的利息可以暂时不支付,缓解了资产管理公司压力的话,那么将来商业化收购不良资产的管理费用、分期付款费用及利息费等各项支出,资产管理公司必须独自承担,资金压力显而易见。”
这正是令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最为头疼的问题。2004年12月,东方从信达手中购入后者竞拍所得1289亿元建行可疑类不良资产;在次年6月的工行不良资产竞拍中,东方获得1200亿元不良资产。至2005年底,东方手上的不良资产规模已达5000亿元,位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首。
“年初定下了今年200亿元现金回收的任务目标。”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一位员工说,“成立这么多年来,一共才回收了300多亿元,相比之下,压力很大。”
据记者了解,已经上报至央行的商业性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共包括700多笔不良资产,涉及到大连地区房地产等10多个行业。东方希望通过这次不良资产证券化,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募集资金大约7.5亿元。交易结构设计上,这批产品被分为优先级和次级。前者账面资产总额62亿元,产品将在银行间市场通过公募招标的方式向投资者出售;后者账面资产总额18亿元,目前倾向于由东方资产自己持有。
私募性质的200亿元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南京三地,东方希望能够通过该项目融资25亿元,产品同样分为优先级和次级。先期发行优先A级15亿元,第二年再发优先B级10亿元,其他次级仍将由东方持有。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现金流支付。”一位项目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东方急于偿还当初为收购工行与建行而申请使用的央行再贷款利息15亿元,第二年再根据资产处置的进度,发行10亿元左右的规模以应付另外的资金支付。”
在质疑中前行
按照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的观点,资产证券化可以大幅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与运作效率。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力推不良资产证券化对于提高资产处置效率以及发展资产证券化市场并不一定有利。
环球律师事物所一位主任认为,不良资产证券化并没有解决终极处置的问题。“证券化之后,资产管理公司仍要实际负责资产处置。而且由于自身体制以及处置手段的局限,不良资产的回收率并不会因为证券化后有所提高。因此,它更多的是解决资产管理公司的融资问题,但这种融资有相当高的直接成本,只不过资产管理公司是用直接的经济成本换时间成本。”
“可能资产管理公司为了解决短期资金压力问题不会过多考虑这种成本,但监管部门考虑得更多,这可能就是方案迟迟没有获批的原因。”这位主任认为。
还有观点认为,目前资产证券化大力推广的时机还不成熟。“去年央行出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办法都有待完善,现在就急于推出不良资产证券化不合适,一个典型例子是资产证券化的真实销售目前在中国法律中仍然没有说明。这些问题明确以前,监管层应十分谨慎对待不良资产证券化。”
尽管质疑声音不断,但包括AMC以及诸多专家在内的人士,仍在以积极行动争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成行。资产管理公司本身也在做更多努力,比如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将尝试在一个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利用第三方机构——中信资产作为不良资产处置服务商,而它聘用的员工仍是原来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置的人员。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保持原有不良资产处置工作的连续性,又避免原金融机构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遭遇的过多监管和审批,使得处置资产更灵活,大大提高处置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