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扶贫贴息贷款效益审计初探(06-5-26)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7:14 审计署网站 | |||||||||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展纲要(2001-2010年)》,全面部署了本世纪前十年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以财政补贴贷款利息的扶贫贴息贷款是扶贫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主要用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支持能够带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流通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扶贫贴息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其优惠利率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
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主体是中国农业银行, 2005年在对中国农业银行某分行审计中,沈阳办尝试开展了对扶贫贴息贷款效益审计与调查,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探索对财政专项贷款效益审计的方法和路子,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计算机技术,确定效益审计重点项目和步骤 面对众多、纷繁的各类数据,从哪里入手开始工作,如何确定扶贫贴息贷款审计的重点,就成为开展效益审计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分行的扶贫贴息贷款(金额4亿元以上)具有户数多和投向分散的特点,审计组在审计中利用SQL语句,编制了计算机模块程序,对19763笔贷款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审计抽样,确定了效益审计重点项目和步骤。首先,从农行信贷数据系统(ABIS)和财务会计报告系统(FARS)中分析扶贫贴息贷款、扶贫贴息逾期贷款、扶贫贴息呆滞贷款和扶贫贴息呆账贷款数据。第二,从中选取法人客户贷款100万元以上扶贫贴息逾期贷款、扶贫贴息呆滞贷款和扶贫贴息呆账贷款数据和额度在50万元以上农户个人贷款数据;第三,再从中选取扶贫贴息贷款最多、所在国家级贫困县的某支行作为重点,进行效益审计。对该支行向法人客户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项目进行全面审计,以揭露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挤占挪用等原因造成的贷款无经济效益和风险等损失浪费问题。 通过对法人客户贷款的效益审计发现了扶贫贴息贷款存在的较大损失和风险,如在法人客户扶贫贴息贷款中由于未按规定办理担保,有37.5%不能按期归还、50%存在弄虚作假将扶贫贴息贷款大量用于偿还原有其他贷款金额和掩盖不良,贷款已形成了风险,严重影响其扶贫贴息贷款利息回收和效益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并及时以审计信息予以反映,国家领导人对此做出了重要批示,促进了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效益。 二、关注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开展扶贫贴息贷款效益审计,围绕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选取重点的贷款项目进行审计和调查,在具体实施中应关注扶贫贴息贷款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 一是关注扶贫贴息贷款投放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主要审计一个分行(支行)利用扶贫贴息贷款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包括的主要指标有扶贫贴息贷款的利息回收率、不良率和欠息等情况。这是从银行的角度评价扶贫贴息贷款的投放效益。针对当前扶贫贴息贷款使用范围偏宽倾向,反映到底有多大比例的贷款发挥了经济效益,还有多少资金没有发挥扶贫效益,甚至被挤占挪用;审查实际用于扶贫方面的贷款资金发挥效益的比率,还有多大比例的资金发生损失浪费和跑冒滴漏现象。就单个扶贫贷款项目而言,主要审查贷款回收和回报率等,以及贷款存在的风险和损失情况,这是当前扶贫贴息贷款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 二是关注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控制效果。检查管理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责任机制上是否健全有效,揭示管理是否科学严密,有无疏漏和薄弱环节。首先,检查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从贷前管理、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各个环节审查,有无决策失误和贷款项目闲置难以运营等风险和损失情况。其次,检查评价扶贫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是否健全、科学合理和系统化,农行与各级扶贫办和财政部门之间的分工是否合理,运转是否顺畅、灵活、高效;工作中有无推诿和“扯皮”现象。 三是关注扶贫贴息贷款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扶贫贴息贷款使用效益不仅要关注其经济效益,还要关注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检查扶贫贴息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保护农民利益,是否有利于保持和恢复生态平衡,是否有有助于形成生态的良性循环的效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物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如沈阳办在开发扶贫贴息贷款效益审计中,查出某村委员会以大量白条挪用村民贷款用于招待费等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开展对扶贫贴息贷款效益审计,促进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更好地贯彻落实,督促农行在坚持扶贫贴息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基础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投放和管理贷款,确保贷款投放与回收的良性循环,提高其总体效益。从审计实践看,尤其要加大对县级扶贫贴息贷款的效益审计工作力度。因为,现阶段扶贫贴息贷款的运用主要在县乡镇一级。这不仅是防止和控制扶贫贴息贷款从源头上被挤占挪用和扩大使用范围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提高扶贫贴息贷款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审计中应积极利用计算机技术,确定效益审计重点项目,抓住其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全面、准确评价扶贫贴息贷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不断探索对财政专项贷款效益审计的方法和路子。(作者: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办沈万君)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