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新三角新战略新动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02:58 中华工商时报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张华钰 □摄影本报记者 张居生

  ———黄河新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北京)论坛摘录

  谢伏瞻:打造引力环境

  谢伏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黄河新三角的提法是一个新的概念,对于目前的区域经济领域来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运城、渭南、三门峡为核心的黄河新三角区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概念,三个地市地处中西部结合的地点,应该说有不少进一步合作的先天优势,而这种合作对于探索中西部结合地带的合作途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开展这一区域的经济合作还有很多需要探究的内容,比如说如何消除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同带来的体制障碍和束缚,真正形成互利共盈的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的发展;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动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或者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整合效益;如何加强新三角地区与区域外的合作,形成放大和辐射的效应等等,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所以要实现这个区域的合作协调发展,必须有几点需要坚持的地方,首先必须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提高该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其次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健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体制环境,吸引生产要素的流入和整合,提高该区域的生产发展水平;同时必须要争取各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委的政策支持,健全扶持机制,加大政府的投入,打破地域界限,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必须坚持互利共盈的基本原则,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最终促进地区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

  王建凡:税收支持将倾斜

  王建凡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区域的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区域不可能在一个自由经济的条件下能够完全达到同步,所以政府便会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主导作用。

  对此,一方面是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公共财政的均等化。以此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上给予财力的保证。

  对中西部地区来讲,今后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尤其是财政政策方面,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转移财政支付的力度,中央还要继续把所得税集中的收入的增量用于中西部地区,以解决中西部地区发展公共财政的均衡与不均衡的问题,另一方面税收优惠将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另外,新一轮的税制改革除了增值税转型和所得税改革以外,今年重点还要推出自然税改革,这个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是经济落后地区,但是中西部地区又是我们国家资源产品比较集中的地区,随着近年来资源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何及时调整我国的政策,使各种资源的配置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将是长期的课题,因此资源税的改革无疑给了这三个地区的领导一个信号,下一步在这方面他们还会得到一块新鲜的产业。

  中央最近几年已经研究出台的对于产粮大县的财政奖励政策,届时中央财政每年将有一块资金用于奖励产粮大县,现在全国的转移数据是50亿元,今后还要进一步增加。所以贯彻科学发展观,政府起主导作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在制定政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区域。

  ----------------------------------------------

  刘海泉:统一开放是关键

  刘海泉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

  作为一个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建立了合作基础的地区,我认为目前在构建黄河新三角经济区域的过程中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黄河新三角经济区域作为一种整体的协作发展,需要有空间布局的统一规划。因为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区域布局和产业规模。目前运城、三门峡、渭南这三个市分属于三个省,实际上三个市的经济情况相似多于竞争,如何让这三个市相互之间得到更好的互补,城市空间得到更大的提升,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对此应该有一个比较超脱的机构在能源、交通、基础产业等方面为其做一个相对完整却又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发展规划,否则这个区是不存在的。

  第二,从商务业务的角度讲要更加注重统一开放的市场。目前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非贸易的壁垒越来越少、关税越来越低甚至已经消失,但是在中国地区之间的市场壁垒封锁却相对严重。三个地市如果想形成一个更加紧密的区域或者整体,那么首先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是其基础。

  第三,不仅仅是这三个地市,对于整个中西部地区来说都要达到更加开放的程度。如果中西部地区要缩小差距,除了国家的支持外,进一步的扩大开放也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东部地区相对出现了地荒、劳动力荒,这些问题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实际上也推进了东部的资源往中西部转移。如果作为一个区域组织,有更好的条件和政策就可以加快转移的速度。商务部今年提出了推进东部资金和外资往中西部转移的政策,下一步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这对于我们今天探讨的黄河新三角区域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

  叶兴庆:发展县域经济

  叶兴庆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

  黄河新三角区是一个特殊的概念,首先它地处中西部过渡段,身兼中西两者的优势,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其次它是个省际毗邻带,中国的省际毗邻地带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说离省会城市、大型城市比较远,对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方面存在不利因素等;第三这个地方又是一个资源丰富地带,这又为下一步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基于这三点考虑,我认为黄河新三角的下一步发展首先应解决的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具体到黄河新三角地区来说,三个市的地方县域经济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地方又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支撑产业,目前面临的是如何进一步作出特色,进一步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整体的竞争能力。

  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发展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县域经济很难增强活力,从目前的统计资料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民间投资占全国民间投资的比重、占地方社会投资总量的比重都是偏低的,因此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该地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来抓。

  第三,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大力促进企业和要素的聚集。没有企业和要素的聚集,没有块状经济的凸显,县域经济很难有特色。

  第四,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贷款难、保险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地区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严重体制障碍,如何在改革农村经济、培育新的金融市场主体方面寻找出路,将对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

  叶贞琴:主打“苹果战略”

  叶贞琴

  农业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主任

  黄河新三角所涉及的这三个市在农业部里面是很有名气的,运城的小麦、棉花,三门峡的旱作农业,渭南的棉花、小麦都非常好,最近几年时间,这三个市留给人们的印象再次加深,其原因便是因为苹果。

  2002年农业部制定了优势产品布局规划,全国有13产品纳入规划,苹果是其中之一,而对于苹果农业部又划分了四个优势带,西北黄土高原带则是其中产业最优、产量最大、面积最大的地区,这当中主要包括陕西、山西、河南、甘肃,而运城、渭南、三门峡又是其中的核心区之一,总面积占全国苹果产业带的一半,这无疑是该地区的定位优势。

  同时从这三个地区来看还有三个优势,第一是资源优势,以苹果产业为例,苹果生产有七项指标,这三个地市占了全部,是全世界生产苹果最优的地区;第二是市场优势,在全世界来看我国的苹果是所有农产品当中能够在世界上形成垄断地位的产品,甚至是惟一的主要产品。

  另外,目前世界上苹果产业都存在一个问题,即出现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苹果作为全国农业主导产业,对这个区域来说更是主导产业,所以今后的潜力巨大,优势明显,当地政府应该站在全世界角度来看待这个苹果问题。

  对此有几点建议:首先要更加重视内在质量;第二要抓好运营,扩大销售上的转变;第三,怎样在苹果产业发展上协同合作,在市场建设、品种改良上怎么形成优势互补等方面有很多文章可作。

  ----------------------------------------------

  张军扩:与宏观政策紧密结合

  张军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

  黄河新三角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怎样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研究各个地方的发展规划,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认为在考虑地区的发展战略和产业选择方面应该着重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考虑国家整体发展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需求特点和产业发展的方向。这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所谓的重化工业发展飞速。我们这三个市,这几年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这个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工作之外,和我国发展阶段的演进,以及对能源、原材料产品需求的增加有关系,我认为今后这方面还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第二,要结合我们国家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发展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来考虑各自的产业选择。今天,我们的环境问题发展到了如此严峻的地步,只是在前20年翻两番的基础上得到的结果,后20年和前20年虽然都是翻两番,但是经济增量是不一样的,后20年翻两翻是前20年翻两翻的四倍,如果我们还维持这样的增长模式的话,要维持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将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在考虑区域产业发展布局方面应该注意到这样的趋势和因素。

  第三,应该考虑到今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方面的新变化和政策的新走势。一方面,在制定发展战略和定位的时候要找出自己最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另一方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作为“十一五”发展当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也应成为区域制定发展战略时的一个发展方向。

  ----------------------------------------------

  王一鸣:中心化是最大目标

  王一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黄河新三角区域最本质的特征是三省的交界地区,这种跨省的交界地区往往都是比较边远的被忽视的、不受重视的区域,所以这个区域面临最大的一个目标就是怎样实现中心化。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对全国经济并不具有全局性意义。那么在区域经济上它是否有中心化的可能,又如何发挥它的影响,实现其中心化呢?

  首先这个区域的发展面临了新的环境。对于这个新三角区来说,要实现中心化首先要有新的定位,因为它的传统特征是省际交界处,省际交界是边缘的地区,所以要使它成为中原城市群和陕西关中城市群之间的城市群,而在这两个之间能不能形成新的板块,能不能实现中心化,则需要给它的新的定位。

  同时,新三角区中心化要有新的发展动力。除了有新的定位以外,要怎么样培育这种新的自身的发展动力值得思考。最近几年这个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取决于对能源、资源型产业,上游产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升,带来的收益的增加。但是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所谓“新三角区”要有新的增长动力,提升这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最后,新三角中心化要有新的战略,一是要以提升这个区域整体竞争力为导向的产业整合战略;二是以优化空间结构为目标的空间整合城市群发展战略;三是以承东启西、联动中西部为目标的区域联动战略;四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五是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的区域管理模式创新战略。

  ----------------------------------------------

  陆大道:依托西部核心城市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资源研究所院士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对全球的空间格局造成一定的影响,其结果是世界的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被拉长,而全球性城市因其核心的位置和产业空间结构,在全球经济范围内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

  因此中国未来将培育若干个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在未来20年培育5、6个具有一定全球意义的全球性城市区域,其中核心城市所应具有的条件是拥有高度发达的高级服务业、第三产业,金融业、商贸业等,同时具有创新、研发等功能,其外围环绕制造业,次外围分布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和仓储业等,这是一种和全球接轨的城市结构。

  目前所说的这三个市在技术、能源、原材料上虽然各自都有优势,但是互补性并不明显。运城市一年有几十万吨电解铝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电解铝100万吨,其前景则值得怀疑,所以在铝工业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发展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同时渭南地区有较为丰富的能源、原材料,是中国西北电网和未来的华东电网和华中电网,但是主力电厂还是在三门峡以东。另外渭南市技术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煤炭工业等的开发潜力也不是很大。对于环境问题,除了运城地区好一点以外,渭南和三门峡地区均不容乐观,都是以原材料加工利用为基础。就目前所说的新三角经济区来说,三市并没有形成高度的共享与相互支撑体系,以传统的概念来说并不具有经济区特制,只是一种类型区,所以三市应该考虑和西安的关系,因为西安是未来的中心城市,该地区如何与西安建立很好的联系,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保持其原材料、农产品的突出地位,将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

  ----------------------------------------------

  魏后凯:首推特色产业战略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黄河新三角地区作为一个行政边缘经济区,无论从被重视程度还是政策支持上都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目前对于黄河新三角这么一个行政经济区首先要做的是防止经济边缘化,实行一种反边缘化的政策。

  从目前来看,其经济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现在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二是这个地区是典型的内向型经济;第三,产业链条很短,加工的程度不高。而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一区域又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譬如和其他的行政边缘区不一样,区位条件相当优越;资源尤其是能源、矿产、旅游、农产品相当丰富。而对于这么一个优势与缺陷并存的地区,要实行反边缘化的战略,则必须加快推动经济的工业化,加快工业化的核心则是要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所以未来的目标是必须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对于这项战略需要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三个城市要坐下来整合共同的资源,打造统一的平台。比如说投资信息平台,由于三市的产业结构在很多方面相近,发布一些投资信息,打造这样一个平台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应该在三个城市范围内打造一体化、统一的产业链。三市的产业结构很多都是差不多的,都是能源、冶金、农产品加工等等,实际上这个产业链的构造应该在三个城市范围内构筑统一的产业链,实行产业的分工。

  第三,对于这么一个行政边缘经济区,在能源、商品粮基地方面有很多优势,因此在这方面以及产业特色方面应该研究一些相应的政策,国家应予以支持。

  ----------------------------------------------

  张建合:需要战略定位

  张建合

  山西省运城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目前,国家正在启动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对于地处中西部接壤的运城、渭南、三门峡三市来说,又是一次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对于新形式下黄河新三角区域经济的协作问题,必须有新的思维方式和战略定位。

  第一、新三角区域发展战略思路应重新定位。过去三市间的合作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已经不再适应日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研究定位。

  第二、新三角区域经济协作的政策支持应该到位。实施黄河新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推动运城、渭南、三门峡三市乃至晋、陕、豫三省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新三角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主体要多元化。区域间的协作,不能仅仅是政府与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也不能只是在政策层面和行业层面上的宏观合作,更主要的是推动经济实体间的微观合作。

  第四,新三角区域经济协作的范围和内容要逐步延伸拓展。区域间的协作只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力才有发展后劲。在合作的范围上不能仅仅拘泥于新三角区域的三市,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考虑到资源、产业、市场发展的互补性,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逐步向相邻地市延伸,包括像山西的侯马、临汾、河南的洛阳等。

  同时,新三角区域经济协作的内涵也应不断扩大,要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及其它领域进行全面的对话与合作,进一步将协作引向纵深。只有如此黄河新三角经济区域才能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

  张君贵:加快自身发展

  张君贵

  河南省三门峡市副市长

  黄河新三角地区作为我国中部和西部的结合地带,经济水平相当,20多年来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奠定了基础,在目前新形式下,上有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指导下有三市多年合作的工作基础,新一轮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三门峡市必须抓住机遇让自身首先得以长足发展,具体的发展思路是:

  一是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能源、煤化工、铝工业、黄金生产及加工、林果业生产加工五大基地建设,不断壮大支柱产业,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培育发展目前大型企业集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区域工业,发挥产业积极效应。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城镇体系建设为先导,扶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的完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是加强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城市发展和城镇带建设,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

  五是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农村改革,建立和完善支持保护农业政策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民营经济,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

  赵润民:企业主导重点突破

  赵润民

  陕西省渭南市副市长

  20多年来,三市的合作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区域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三市相邻的地理位置,相近的风土人情,相似的地貌资源,以及产业的相近,互补的经济条件,共享的经济利益和共同发展愿望,将三市再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但是,新形势下的合作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点是区域合作要本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政府的带动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总结三市20多年来的合作经验,一定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导、为主体,坚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来进行区域间的有效合作。

  第二是要坚持突出重点,重点突破的原则,争取三省和国家有关方面能对三市共同关心的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或者发展中的一些难点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支持。

  目前,渭南发展正当时,在“十一五”期间,渭南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对于这一目标的完成,渭南希望能够充分利用黄河新三角的这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平台,得到相关政策性的扶持,也希望能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中得到一定的政策倾斜,从而在三市的共同努力下,求同存异、取长补短,本着“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共求发展”的原则,为新的黄河三角区域经济开辟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