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透露下次药品降价拿医院开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08:01 信息时报 | |||||||||
广东多家医院“喊冤”并建议药价政策可按用量区别对待 时报讯 (记者 吴佶谊) 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位负责人透出风声,因为国家80%药品销售都发生在医院中,下阶段降价会从医院入手,此举引发业内广泛关注。在昨日由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有关反商业贿赂会议上,也提及此次降价消息。
对此,广东多家医院负责人回应说,希望降价行动能着重从流通环节入手,也有医生建议药价政策应分开普通药和需求量不大的药品区别对待。 建议药品分开对待 据介绍,为了直接达到降价目的,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一系列挑战医药“潜规则”的配套新政,涉及药品生产、流通、医院、医疗卫生体制等多个方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发改委对药品的第17次降价中,就曾明确医院药品加价不得超过15%。尽管如此,一些医院仍然破坏了“游戏规则”。据有关专家估计,2003年所有医疗机构从药品销售中获得的差价收入可能达到500多亿元,实际加价率在40%左右,早就超出了当初规定的15%的幅度。政府允许医院通过药品加价取得收入,医院当然希望收入越来越多。 国家发改委的人士认为,将降价火烧到医院的原因是在药品供应利益链条上,医院和药商之间的非法回扣直接造成了药品的虚高价格。 “的确,药价很难控制”,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叶晓光告诉记者,因为厂家——流通环节——医院这个链条中,中间环节过于复杂。他建议,政府应将大众需求量大的普药价格降低,一些需求量不大的药物可适当提高价格,以便一定程度上缓解看病贵问题。 流通环节成“众矢之的” 对于这次发改委透露要拿医院开刀的“风声”,广州某三甲医院一位副院长对记者“喊冤”:“要真正实现降价,应该在流通渠道下功夫。最近几年药品在医院的利润不能超过15%,比如一个出厂价8元的药品,通过层层流通渠道后,给医院的价格已经超过100元,药价高的责任不在医院也不在药厂而在流通环节。调价将对医院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医院欢迎让利于民,但药价高的根本原因解决不了,医院也将是受害者。” 广东省口腔医院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医院在某种程度上要像企业那样靠医疗器械、药品创收。政府若要医院降价,应该在其他方面有所补偿,比如加大投入等。 对此,广东省发改委一位人士认为,解决“看病贵、药价高”问题,病根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财政投入不足等。因此,政府应首先加快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将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群纳入不同的医疗保险范围。其次,应逐渐加大公共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大力鼓励发展民营医院,在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着力化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的结构性矛盾。第三,改革“以药补医”的体制,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联系,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防止药物的滥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