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简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09:58 《观察与思考》杂志 | |||||||||
-海 子 “别有风情忘不得,夕阳红树照乌伤”。诗人笔下的乌伤即为今日的义乌。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东与东阳市相邻,南和永康市、武义县相连,西与金华市、兰溪市接壤,北同浦江县、诸暨市交界。距离省城杭州108千米。面积1105.76万人。辖 6
义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夏商时为“天下九州”之一的扬州属地;东周时先越后楚;秦赢政 25 年(公元前 222 年)置乌伤县,当时县境就是现今金华市范围加上丽水、台州的一部分,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改称义乌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积极实施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培育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向经济强市的历史性跨越。商业发达,市场繁荣。义乌小商品市场以价格低、品种全、信息灵、守信誉的经济特色,以小、多、快、新的特点招来四方客商。目前,义乌市场经营面积已达260万平方米,商位5万个,经营人员20余万,汇集了来自海内外数十万家生产企业的34个行业,1520个大类的32万多种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连续六年名列全国集贸市场之首,连续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集贸市场”。 市场的崛起,给义乌工业和个体经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市有工业企业14000家,其中服装、什织、印刷、饰品、拉链、毛纺、玩具、钥匙胚等八大行业,走在全国、全省同行的前列。 1993年,被评为全国明星市(县)。 1995年挤身“中国经济百强县市”行列,位居第47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列浙江省第一位。 1998年工业总产值达24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3元。 2004年,义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化“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2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3%。 市场的崛起,加速了义乌现代化城市的进程。市区面积从1984年的2.8平方千米扩展到了15.4平方千米。近几年来,大量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文明、整洁、美丽的中等城市框架已经形成。 义乌为浙中交通枢纽。浙赣铁路复线纵贯义乌境内达42公里,公路四通八达,有省道杭金线、义浦线、嵊东义线,杭金衢高速公路贯穿而过。全市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乡公路硬面化的目标。联托运业务遍及全国140余个大中城市。民航义乌机场先后开通航班有广州、北京、深圳、汕头、福州、厦门、南京、郑州等。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亦有较大的发展。有浙江大学义乌分校,义乌商贸专修学院2所高等院校。全市有中学55所,其中普通高中11所,职业中学6所,小学183所,幼儿园691所。教育综合水平居全省第二位。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事业都在蓬勃发展。义乌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科技百强(县)市”。 义乌山水秀美,人才辈出,素有“文化之邦”的美称。孕育了一大批文人志士,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丹溪,明代抗倭名将吴百朋,清初治河名臣朱之锡,以及现代语言学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等。 义乌山清水秀,名胜古迹多。铸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的双林铁塔,宋嘉定六年(1213年)的古月桥,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黄山八面厅,明清乔亭蟹钳形墓葬群,及朱丹溪墓和冯雪峰故居等6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级保护单位有松瀑山摩崖题刻、善慧傅大士塔、方大宗祠等35处,还有双林寺、德胜岩、瑞峰寺等10处寺(庵),为群众游览和开展合法宗教活动场所。华溪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 如今的义乌,市场繁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信息中心和展示中心,是浙江省乃至全国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列入全省首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县市之一。近年来,义乌市还荣获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浙江省教育强市、浙江省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连续四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