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学人透视经济冷热迷局 高增长与调而不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02:52 第一财经日报

  形成“调而难控”的局面,和地方、中央不同的经济增长预期有关,中央对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有限,同时规划体制存在问题。往往是地方确定了发展目标之后,中央再确定全局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地方根据中央的规划来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

  本报记者 李秀中 孙荣飞 发自上海

  在连续三年GDP10%左右高增长之后,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在9%以下,然而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今年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强劲增长10.2%。

  实际数据与经济学家们预测数据的巨大反差,立即引起了学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如何解读这些数字,又如何对经济运行形势作出判断,这成为各界议论的焦点。

  4月30日和5月13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分别举行了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的研讨会。然而整个学术界目前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是热还是不热、调控还是不调控,这仍是一个问题。

  10.2%的反应

  “10.2%这个增长数字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与办公室副主任、发展战略处处长高辉清如是说。

  与多数经济学家一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就曾在1月11日的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预测,由于产能过剩严重,将造成企业利润率下降,引发企业投资意愿不足,经济趋冷。

  4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介绍,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3313亿元,同比增长10.2%,略快于上年同期9.9%的增长速度。

  从2005年的数据来看,四个季度GDP增长率的数据都在9.4%~9.9%这个区间范围内,而今年一季度突然出现超过10%的增长率,高于去年任何一个季度。这一数字立即引起众多经济学家的反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对此看法是,实际增长率10.2%,即使高也只是高了零点几个百分点,并不明显偏高。

  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福垣更用了“形势大好”来形容,“今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都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这是多年少有的好兆头。”

  然而,另外一些学者却表示了对经济运行情况的担忧。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卓元认为:“一季度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跟过去差不多,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效益和质量都没有出现变化。有些行业产能过剩,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消耗,社会公平没有很好的解决。长期来看,很难持续,付出代价太大。”

  “从整体格局来看,我们在2006年面临的难题是跟2003年到2005年有些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经济当中有一部分非常冷,有一部分非常热。而在2006年比那个时候可能更难一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这样判断。

  “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通货紧缩的压力,或者是产能过剩的压力,可能比2003年到2005年的情形更严重。总的来讲,当然还是跟过去有点相似,是一边过冷,一边过热。”

  而更多学者持谨慎态度。“没有达到过去的热。有些快,出乎意料的快,但是没有快到让人害怕的地步。”高辉清认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建认为:“目前的情况跟2004年的背景已经不一样了。2004年有着很多短线部门,比如钢铁等行业投资,这样资源没法支撑;而且CPI不断上行,这两个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这两个问题不存在了,基础材料和资源约束条件得到缓解,同时,CPI指数也在下降。”

  这些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态度的不同,可以归结为对经济是否过热的认知差异。

  宏观经济是否过热?

  “当前经济运行根本没有热的迹象。”刘福垣认为:“热,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是心理预期和现实矛盾的产物,是温度计用错了,把华氏当作了摄氏。”

  刘福垣认为:“从发展看运行,10%左右的GDP增长速度只不过是带病前进的速度,不是什么高速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发展速度不同,增长速度是没有可比性的。如果抛却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住宅体制三个因素不考虑,产生了消费拉动的发展模式,我国15%左右的增长速度也不会热。”

  不过,在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指标中,记者发现两个显著的特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08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另外,贷款猛增1.26万亿元。

  “近几年的GDP增长10%以上,到底增长多少算热,谁也说不上。另外,投资率高达45%至50%,而且不是一年、两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高投资率,如果这不叫过热,什么叫过热呢?”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大用认为。

  “很多产品产能扩张,从增长率上看是说不清楚的,比如说钢铁。我们钢铁产量是美、日、俄的好几倍。我们其他的供应比如说能源和电力,我们电力一年新投产的发电机的装机容量相当于法国总的装机量。我们一年新增一个法国全部的装机容量,这样快还不热吗?”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截至2005年底,中国装机容量达到5000亿千瓦,此外还有3000亿千瓦在建,在建的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三国的总和。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在电力、路桥、港口以及房地产等领域都存在过度投资。这些领域占到了中国经济增量的3/4,为总固定投资的60%。

  王建则对投资拉动经济的高增长做出这样的解释:“投资需求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的拉动,第一是外向型的出口产业,需求旺、利润增幅高,吸引了投资流入;二是在国内重型制造业扩张的带动下,能源矿产类产业的价格与利润继续提升,也吸引了投资流入;三是由于进入了本轮投资周期中的设备安装阶段,对各类工业装备产生了较大需求,引起工业设备生产的扩张与投资增加。”

  他说:“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MI、M2的比率,实际上下降到5年来的最低点,从去年1月37.7%下降到今年3月的34.4%。使用货币量是下降的,这就反映出经济并非趋于活跃。”王建认为,目前经济不存在过热。“这个速度比较快,但是跟2004年的背景不一样了。从2005年开始,供给的增长大于需求的增长,今年一季度延续了2005年这样一个态势。”

  在各方观点都不统一的情况下,这成为让人困惑的一个问题。到底经济是否过热?

  “是否过热,我既不是反派观点,也不是正派观点。这一个问题在宏观经济分析上面,已经形成了一个让我感到很困惑的局面。感觉就是宏观政策无所适从,长期无所适从是非常危险的,就像盲人开车。”王大用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给出一个比较中间的观点:“我们对形势的判断是,现在经济在热度上,热度的上线。而且都没有过线,如果贷款再不好好控制,有可能在下面一段时间里面会突破。但是现在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而且下一步跟我们的政策有决定性的关系。”

  虽然目前经济学界对经济运行情况是否过热存在争议,但是,这种经济高增长的现象是中央政府并不愿意见到的。

  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地方投资增速超中央12.4个百分点

  实际上,这些问题跟地方政府主体不无关系。张卓元用“政治周期”来形容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来自国家信息中心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报告则表明,地方投资项目、新建项目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是一季度投资的主导力量。报告称:“一季度中央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8.8%,地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1.2%,地方项目投资增速高出中央项目12.4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说:“我认为是投资反弹,很重要原因是2004年强行控制的结果,这几年慢慢地复苏了。2003年的时候,新开工项目增长逾50%,2004年上半年或者一季度增长的是60%。也就是说,新开工项目当时非常非常的多,国家有了宏观调控,压下来了,这是缓解,但是没有通过市场机制淘汰。有通货紧缩,经济增长应该要回落,但是回落不了。为什么呢?投资下去不行,增长下行了,特别是房地产不能下,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找到了机会,地方政府找到了机会,一下子全部放松了。”

  张卓元认为,形成“调而难控”的局面,和地方、中央不同的经济增长预期有关,中央对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有限,同时规划体制存在问题。往往是地方确定了发展目标之后,中央再确定全局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地方根据中央的规划来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国未来5年的GDP增长保持在7.5%,其中2006年为8%。然而,在中央的规划发展数据还没有出来之前,各地的数据都已经形成,且通过当地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如此之下,各省分别在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增长目标,普遍都高出中央的1~2个百分点。其中,在31个省市预期的目标里,GDP确定为8.5%的是1个;确定为9%及以上的为8个;确定10%及以上的为14个,确定11%~13%的为8个;没有低于7.5%的。

  “更为担忧的是,地区的GDP预期比省里高,县市的GDP比地区高。”张卓元表示:“更何况,明年就要召开中共‘十七’大,各地为了追求更好的政绩,铆足了劲地求发展。”从一些地区“十一五”规划所列的投资重点看,大多涉及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

  由此看出,如果不进行调控,这个高增长发展势头可能会持续下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6,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