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加息情理之中 央行调控更艺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03:38 第一财经日报

  莫凡 夏正荣

  类似于去年夏天出其不意的汇率改革一样,这次央行的加息举措再度让市场出其不意,4月27日在央行的网站宣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27个基点,其他期限的也相应提高。市场苦苦企盼的紧缩的“第二只鞋子”终于落下,总体而言,是出人意料,又是情理之中的。一方面,第一季度经济偏热,“宽货币,宽信贷”露出苗头,市场认为央行的
紧缩措施引弓待发,另外一方面,市场预期的是“五一”长假之后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出台的方式和时机有些意外。

  从宏观数据看,GDP增长率超过10%,创出了新高,主要的推动力是外贸顺差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今年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为27.7%,高于2005年全年的25.7%,反弹趋势明显。

  而投资的反弹和货币、信贷指标又高度的相关,去年的“宽货币,紧信贷”伴随

银行改革的逐步完成,开始向“宽货币,宽信贷”演绎,金融机构3月底的超储率为3.00%,显示了金融机构放贷意愿强烈。3月末的广义货币增速高达18.8%,超过了央行目标2.8个百分点,同时一季度,新增贷款达到了12551亿元的历史高位,同比增长14.7%,已经超出了央行年初设定的2.5万亿元的一半。

  而宏观经济的过热迹象都引起了国务院和货币当局的高度重视,之前市场预计紧缩的措施将会出台,这次从出台的政策的方式以及时机,我们认为还是相当有艺术性。

  首先,摒弃了2004年春季以行政调控为主的紧缩方式,而是选择以加息的价格方式。事实证明,行政措施的效果都是短暂的,无法从本质上面抑制经济过热,并且对实体经济负面效果比较大。其实,单单上调贷款利率而没有上调存款利率,说明货币当局有意扭转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而消费疲软的现状。从

汇率角度看,不动存款利率,依然可以保持原有的中美利差,对热钱构不成现实的吸引力,继续为汇改创造宽松的环境。再次,没有动用法定
准备金
率的主要原因在于央行担心银行的流动性由于之前的超常规放贷,而无法应付因提高法定准备金导致的1600亿元的资金冻结。从时机的选择上,在“五一”之前加息,可以让金融机构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利息上升的冲击,七天的长假给了机构心理上的冲击。

  其实,从长远看,央行保持适度紧缩的政策还是相当有必要。首先,除了信贷、投资、通货膨胀等常规考虑的指标外,今年初到如今的流动性泛滥的问题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以中长期贷款、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企业可以筹资的工具粗略地匡算广义流动性,今年第一季度的整体金融环境的流动性接近2万亿元,而去年前年仅仅为1万亿元上下,而过度宽余的流动性都为今后的信贷投资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再次,今后以及更长远的时期内,防范经济体滋生资产泡沫也是央行必须面对的任务。流动性过度必然导致对实体经济的扰乱,部分行业之前的投资过热导致了现在的产能的集中释放,而企业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升,下游商品定价能力缺乏的双重积压下,很可能演变为资产市场的重估压力,极易滋生资产泡沫。

  因而,无论从现实的信贷激增、投资过热现实的情况看,还是今后可能遭遇到的流动性过剩以及资产泡沫的威胁看,后续的、稳健的、更加艺术性的、适度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不可避免。

  (作者单位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