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1世纪经济报道读者来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7日 15:48 21世纪经济报道

  刚刚读过贵报2006/4/17第33版刊发的《“最不坏的制度”与“无制度的狂欢”》,实在太精彩了!

  高考制度虽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多年来,它确实为无数的勤奋学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公平机会。我父母都是“文革”前考入大学的。他们始终念念不忘当年的高考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改变。如果不是当年的高考,加上当年高校对贫困学生的经济补助,他们现在
仍然在家乡的山村里延续祖辈们贫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我,作为他们的子女,也将同他们一起过这种生活,也不太可能考上大学直至研究生。

  所以,我极其赞同文中的观点:“高考是目前中国最不坏的制度之一”,比它坏得多的制度很不少,最迫切需要被改革甚至被取代的制度绝不是现行的高考制度!

  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事事效法欧美。高校面试招生制度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即使我们假定不会有人在“无制度的狂欢中上下其手”,它也将使高校招生的公平性大打折扣。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很多贫困山村里的学生只要刻苦学习,考出高分,就一定能够被大学乃至名校录取。可是,如若改成面试招生,高分将不再是他们可以凭之脱颖而出的唯一必须优势,他们还必须在面试中也取得同样优势。然而,在面试当中,他们很难比城市学生更有优势。因为他们的贫寒与朴实,他们很难凑够参加面试所需的路费盘缠;很难把自己打扮得容光焕发、仪表不凡;很难掩饰住面对考官时内心的紧张和羞怯,以及在听到那种考题之后的懵怔……如果通不过面试,就上不了大学,那么,他们还能通过什么其它途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高考制度需要改革,但不应该是这么个改法。这种改法也只能称之为“‘恶搞’至极”了。

  衷心希望贵报今后能够更多地刊登这样的好文章。虽然这种声音的表达可能无助于结果的改变,但是,只要把这声音表达出来,就一定会有人听见。(本报读者吾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