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下半年房地产仍是好年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6日 08:38 中国经营报

  作者:陶冬 来源:中国经营报

  以目前的形势发展,如果没有重大改革出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会在今后12~18个月中出现一次大涨。支持房价上涨的主要力量,来自游资和炒作。

  今天的中国,资金泛滥、热钱滚滚,利率仍然基本上停留在四年前抗通缩的水平,
可是经济与当年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美联储在过去两年内连续加息十五次,中国的央行却没有跟随其他国家将利率水平正常化。两年前,中国人民银行示意性地加息一次,最近再加了一次,但是利率水平仍然十分低下。笔者认为最近加息的警示意义,大过实际政策紧缩。

  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央行在汇市上大力买入外币,释放出人民币基础货币,制造出了一个极度宽松的货币环境。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为2.25%,实际利率为0.64%;一年期贷款利率水平为5.85%,实际利率为4.19%,均远低于过去25年的平均水平。我们的计量模型显示,中国的存款利率至少比正常的中性利率低2%,贷款利率更比中性利率低3%。换言之,今天中国的货币环境、利率水平十分宽松,实际利率处于超低状态。这是目前游资泛滥、资金流动性过强的基础。

  如此的环境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炒作再正常不过。对于普通民众,扣除利息税后的实际存款利率接近于零,而各地房地产的租金回报率则多数介于4%~6%之间,“存银行不如买房”是民众理性的选择。一旦房地产升值的信心得以确立,更多的储蓄资金将会流向房地产市场。

  对于国内的不少大企业,它们手头并不缺资金,但苦于缺乏好的投资项目。产能过剩将制造业的利润率越拉越低,于是,资金便投向赚钱最快的房地产业。大量的实业公司做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悲哀,但这样做也是它们理性的选择。

  两年前的宏观调控,没有试图从根本上消除过度的流动性,而是通过行政手段制止银行发放信贷。这对依靠银行贷款运作的中小房地产

开发商无疑是致命的。不过,对资金充沛的大房地产开发商并没有构成实质性打击。相反,宏观调控成为它们收编小开发商、扩充土地储备的良机。大企业和海外基金的抢入,更进一步推高了国内土地价格。经过去年年中的整合、并购,开发商资金链吃紧的警报已经基本上解除,缓过气来的开发商在地产新盘开盘价上明显高出以前。政府在土地供应上的限制,更为开发商营造气氛、推高售价创造了口实。

  笔者观察,各地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明显增强。去年下半年部分二线城市的火爆气氛在向全国各地蔓延。就连曾经遭受政府组合拳重创的上海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也在迅速恢复。一个由游资驱动、滚动升温的全国性房地产热似乎正在成型。

  对于这次房地产热是否健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许多城市出现价格和空置率同时上升的现象。这表明投机成分的增加,也反映出在二手市场不健全情况下开发商的造市。价格的上升带来购房人购买能力(affordability)的下降,中下层市民“买房难”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在流动资金充沛的情况下,本地购买能力减弱充其量对市场构成中期威胁。

房价的短期走向则取决于游资、取决于政府的取向和态度。

  4月27日,中国

人民银行贷款加息0.27%,反映出政府对近期银行信贷暴增的忧虑。相信近期还会有其他措施出台,但是利率至少短期内不会大升2%~3%。银行准备金率或利率的微小调高,对于过度流动性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超宽松的货币环境。预计政府同时会重新控制银行贷款,不过在通胀没有出现大幅上升之前,调控也不过属微调,并非像2004年似的“一刀切”断流。

  税收政策可能是针对房地产投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应该是下一轮扭转房地产过热的主打政策。不过,对房地产征税主要由地方政府提出并执行,从经济增长到土地收入,地方政府依靠的就是房地产,因此对本地房地产必然呵护有加。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此问题上的博弈,对各地房地产市场有重大影响。

  笔者认为,下半年房地产仍是好年景。在游资带动下,各地房价依然看涨,只是政策风险有所增大。

  (本文为个人观点,并非任何劝诱或投资建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6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