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青岛支柱企业投资外移 本地产出首次出现负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8日 01:4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攻 发自济南

  一直十分注重培育大企业集团的青岛市正在面临这样一种窘境:作为支柱的十大工业企业集团今年一季度在青岛本地的产出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昨日,青岛市统计局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由于受市场、出口、原材料
、燃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青岛市的工业生产增幅回落,包括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五朵金花”在内的十大工业企业集团在本地的产出总体首次出现负增长。

  上述人士说,这些企业集团在本地产出出现负增长,并不是说这些企业的实力有所下降。之所以出现负增长是因为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并且一季度的统计只是一个较短时间段的统计,还不能说明整体情况。

  将出现这种负增长的原因仅仅归结到季节因素显然并不全面。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青岛市精心培育的十大企业集团在本市产值中所占比重以及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正逐年下降。

  青岛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3年,十大企业集团在青岛工业总产值中占35.7%,而到去年,这一比重下降到了25.9%。

  青岛企业集团在本地产出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其在外地加大投资而相对减少了在青岛本地的投资。青岛市委党校程国有教授告诉本报记者,这与青岛当地土地供应、人力成本等因素有关系。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闵正良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他说:“拿海尔来说,如果它需要利用另外一些地方优势,例如人才、成本等,它就可以在上海设立研究所,在美国设立工厂,这就是企业的发展规律,如果非要它全部放在同一个地方,反倒会限制它发展。”

  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隋映辉研究员则认为,青岛市产业聚集度、产品配套率明显偏低造成青岛企业集团在当地难以降低生产成本,影响到产品

竞争力

  隋映辉说:“产业集群和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使园区缺乏产业配套和产业链条的衔接,造成工业用地产出率偏低。青岛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为5.14亿元,而上海为29.3亿元,世界发达国家为40亿~50亿元。另外,也导致了青岛市的企业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下降,产品附加值摊薄,如电子电器产品的附加值一般在5%左右,低于全国近3个百分点。”

  虽然青岛的企业外移是企业逐利的自然选择,但这一现象对一贯重视培育大企业集团的青岛来说,多少有点尴尬。企业的外移意味着它们对本地工业生产拉动作用的减弱。

  对此,青岛市经济专家表示:“今后一段时间里,要采取办法继续保持和加快青岛市‘十大’工业集团生产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加大集团在本地的生产规模,使其继续保持和提高对青岛市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

  面对企业集团外移的“不利局面”,青岛市决定着力培育六大“产业集群”。也就是,以大炼油、LG精油

化工、高合化纤、SK化工为核心的石化产业集群,以一汽集团、
上汽集团
等为核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以北船重工等企业为核心的造船产业集群,以海尔、海信、朗讯、LG等企业为核心的电子产业集群,以海尔、海信、澳柯玛等企业为核心的家电产业集群。青岛市的规划是到2010年,这六大产业集群形成6600亿元的产值规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