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发改委 > 正文
 

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17:12 发改委网站

  4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召集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统计局等部门有关司局,就一季度就业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大家认为,一季度就业开局较好,但完成全年就业预期目标任务仍十分艰巨,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一季度就业工作进展平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努力,一季度全国就业工作进展平稳,主要表现在城镇新增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稳步增长。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6%;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2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取得上述成果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保证了就业总量增加;二是落实再就业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加大。三是就业容量较大的制造业继续增长,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四是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就业起到了拉动作用。

  二、全年就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季度就业工作进展平稳,但进入二、三季度,就业形势将趋向严峻,任务也更加繁重。其突出问题主要有:

  1、劳动力供给压力空前加大。2006年,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量的峰值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达到2500多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预计今年城镇可安排就业约1100万人(包括补充自然减员)。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到1400多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2、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长22%。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实际就业减少22%,总量矛盾进一步加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薪酬和福利预期趋于下降。中西部地区需求有小幅增长,东部地区受人口控制等因素影响,需求增长放缓。同时,初高中毕业生就业缺乏政策支持,应引起更多关注。这些矛盾将在二季度后显现出来。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艰巨。“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的预期目标,意味着“十一五”时期平均每年要转移900万人。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市场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等因素,完成全年任务的难度较大。另外,近年来迅速增加的失地失业农民,也亟需纳入就业政策的扶持范围。

  4、再就业工作面临新的任务。从二季度开始,国有厂办集体企业400多万下岗职工被纳入再就业工作范围,下岗失业人员上升到较大规模。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整顿甚至关闭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大量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不容忽视。另外,贸易摩擦加剧,也对就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的政策建议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针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特点和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继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就业稳步增长。采取措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协调处理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与促进就业的关系,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促进就业增长。

  第二,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抓紧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部门协调和组织引导,努力贯彻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准入,加快发展,挖掘科教文卫、公共管理和高端服务业的就业潜力。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更多的科技型就业岗位。通过完善政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满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人才需求。尽快建立健全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解决大专生和高职生的就业难问题。高度关注各类民办高校和成人教育毕业生、城镇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历年累积下来的各类学校往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等政策措施。将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城镇新增就业统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进一步打破城乡就业体制和政策分割,推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推动建立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区域劳务合作,推广培训与转移就业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完善政策措施,妥善解决失地失业农民的就业问题。推动建立适合转移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改善农民转移就业环境。

  第四,继续做好再就业工作,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精神,加大各项再就业政策落实力度,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困难城市、困难企业人员的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工作,把握好企业破产、改组、改制、裁员的力度和步骤,把失业率控制在年度目标之内。

  第五,加快建立就业统计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特别是加快建立失业调查统计制度,准确掌握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化。尽快建立就业监测体系,跟踪监测计划执行情况,积极开展就业形势预测分析,及时提出失业预警和应对措施。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