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今年外贸将达16000亿美元 顺差可望不超去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01:2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溯婉 发自广州

  2006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超过16000亿美元,增长速度有望超过15%。

  商务部昨天在第99届广交会上发布了上述消息,并表示,加快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过大的贸易顺差,成为今年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任务。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刘海泉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全球贸易格局,短期内迅速调整、实现贸易平衡的难度很大。

  据商务部昨天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6年春季)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3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尽管出口增速回落、进口增速回升,但贸易顺差仍然达到23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其中,对美国顺差达286亿美元,对欧盟顺差达181.5亿美元。外汇收支仍然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大幅增加,3月末已达8751亿美元。

  “为了控制顺差,国家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通过采取禁止加工贸易、下调

出口退税率、征收出口关税等措施,使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抑制。”刘海泉说,“但宏观调控的只是极少数商品,国家将贸易平衡的工作重点放在扩大进口,例如加大海外采购的力度。”

  今年一季度,11个国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22宗贸易救济案件,数量比去年明显增加,中国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大的受害者。

  刘海泉谈到,中国出口快速增长,遭遇这种情况很正常,要以一种平常心态去对待,并加速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及提高产品附加值。例如,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达到52%,这种趋势很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认为,

食品安全标准、绿色壁垒等新型技术壁垒要比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的冲击大,而且今后几年会越来越明显,这对中国商品出口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2006年一季度,美国、欧盟及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相继提高利率,全球货币政策趋于收紧。美欧等市场对我出口产品的需求可能受利率提高而减弱,我国出口增幅可能回落。此外,国内投资出现回升势头,将拉动

能源、原材料、机械设备的进口需求稳步上升。

  基于以上原因,李雨时预计,今年的贸易顺差规模不会超过去年1018.8亿美元的规模。

  相关链接

  对外直接投资一季度增长280%

  记者昨天从商务部对外合作司获悉,一季度,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6.8亿美元(其中货币投资25.9亿美元,实物投资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80%。

  在中国企业积极投资海外的同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提醒:“中国企业更要关注海外投资的税务问题,并购中的税务筹划与转移定价已成为海外投资的关键。”(洪其华)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1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