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社科院预测全国房价下不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03:00 现代快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昨日发布的《2006年房地产蓝皮书》,以房价为主线,预测中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走势将仍然处于上升通道,《蓝皮书》同时警告,住宅市场的产品类型和品质与消费者实际需求已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有关专家称,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直接抬高了商品房的平均价格。而从需求情况看,我国房市存在改善性需求和被动性需求偏大,投机、投资性
购房增长过快等问题。

  中低价房供应不足抬高房价

  《房地产蓝皮书》引用国家统计局房地产投资统计快报称,2005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42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

  2005年末,40个重点城市累计可售商品住房面积中,有23个城市套型在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占50%以上;有16个城市8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不到总面积的10%。

  而国家统计局房地产投资快报数据称,2005年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8%,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仅为3.59%,比2004年又下降1.01个百分点。2006年普通居民家庭需要的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供应仍然不足。调整供给结构的力度仍需加大。

  有关专家称,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直接抬高了商品房的平均价格。而从需求情况看,我国房市存在改善性需求和被动性需求偏大,投机、投资性购房增长过快等问题。

  百姓买不起房影响市场稳定

  《房地产蓝皮书》指出,总体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多年的需求不足转变为局部性、结构性的需求增长过快。2000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连续5年大于竣工面积增幅,竣工和销售面积的差距逐步缩小。其中,2004年销售面积增幅大于竣工面积增幅11.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部分中心城市供求矛盾尤为突出,出现供应量不足,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得不到保障,推动房价上涨。而房价的过快上涨,导致社会各方面对市场产生较高预期,使一些个人和机构投机、投资房地产,部分居民担心房价上涨提前入市,进一步加剧了房价过快上涨态势,个别城市的一些项目出现非理性上涨。

  建设部专家谢家瑾称,房价上涨过快,投资增幅偏大,虽然是局部性问题,但如不及时加以解决,极有可能演化成全局性问题,加大社会经济运行和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成本,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全国房价长期走势将是上升

  根据近期国家相关土地政策,《房地产蓝皮书》专家对未来住宅市场做出预测:由于土地开发成本的加大,土地一级市场全面实行了招拍挂的出让形式,土地价格也将会保持增势。因此,未来住宅土地市场的供给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的趋势。

  由此带来的结构性调整将是商品住宅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控制二次购房和投机性购房、控制拆迁规模等因素将导致其变动。

  可以预测,受城市化以及人口流动因素的影响,需求能力与供给能力相比仍然有余;经济适用房、低端普通住宅需求将会保持在较高水平;普通住宅市场细分加速;受利率、价格以及供给的影响,别墅、高档公寓的需求会基本维持在往年水平,不会出现大的增幅。同时,商品住宅价格将稳中有升。

  《房地产蓝皮书》称,我国房地产价格长期走势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房价上升尚处可接受空间

  《蓝皮书》发布会以“聚焦房价”为主题进行研讨。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认为:控制房价过快上升的根本途径是增加供给,我国目前房价上升尚处于可以接受的空间。

  中国的住房改革是从1998年开始的,2000年基本完成。2004年以前,我国的房价一直小幅温和上涨,2004年发生较大幅度的上升,达到14.4%;2005年我们公布的是9.7%,数据变化比较大。房价上升幅度是当年房价增量与上年房价的比值,同一房价增量对应的房价不同,上升的幅度也会不同,当年销售的商品房是上年或以前开工建设的,当年购房的付款则是家庭多年的积蓄,所以当年的房价变动是以往多年市场供求关系积累的结果,而不是仅仅去年一年的现象。

  当年房价较大幅度上升可能是上年或者以往数年房价连续走低所致,也可能成为下年或者以后某一年份房价走低的前奏。

  央行允许建行试点

  建行可能下调存款利率

  近日有消息称,为缓解目前国内银行业中过剩的流动性,中国建设银行正在酝酿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据悉,央行已经允许建行进行试点,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银行可以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的方式减少存款利息支出,降低运营成本。

  央行新闻处有关人士近日表示,去年底,央行取消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下限管理。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已不存在政策障碍。

  建行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建行目前暂时还未听到相关消息,至于市场上的传闻究竟出自何处目前也无法获知。此外此人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据《新京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