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布局财政外交 谋求经贸话语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0:2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孙雷 北京报道 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财政对话机制”逐渐走上中国外交舞台的显眼位置。 4月23日,首次中国-巴西财政副手级对话会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与巴西财政部副部长路易斯·佩雷拉共同主持了此次对话。
财政层面上两个发展中国家的首次对话,其意义并不简单。“中国正在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对话,中国的财政外交涵盖的范围在不断拓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姜跃春说。 此次会议上,李勇副部长着重指出,中国与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经济互补性极强,新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有必要“联合自强”。 而此前,中国已先后和德国、英国等国建立了这种对话机制。最近1个月来,中印财长对话会议、中日财长对话、中俄财长对话机制相继举行或建立。 观察家们从中发现了新的逻辑: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渐广泛而深入,以对话为特征的“财经外交”,正在逐渐升温,构成全方位开放的一个新的着力点。 “就目前世界通用的理解,大家都认为财政外交是财经外交的一种具体的、突出的表现方面。”财政部国际司司长朱光耀曾这样解释“财政外交”与“财经外交”的内在关系。 “长期以来,经贸活动一直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方面,财经领域的对外交往则处在相对薄弱的环节。”外交学院教授周林就认为,中国正在通过逐步建立财政对话机制,逐渐使其“成为中国谋求和平崛起的重要力量”。 所有这些“财政对话”,其涵盖的内容都很相似:加强双方在国际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双边财政和税收政策、金融改革以及在国际财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构成了它们共同的主题。 姜跃春分析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完全摆脱,也难以单独面对的一大现实。这种机制性的对话,可以增加各国的了解和沟通,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与矛盾,推动合作向更广更深层次迈进。 而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融入度的日益增强,姜跃春认为,全方位对外开放中,财经对话,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