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银行 > 正文
 

银联系统发生瘫痪 小概率事件的反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14:25 解放日报

  上周四,由于银联系统发生“瘫痪”,全国数亿张银行卡遭遇了ATM机不能跨行取款、POS机无法刷卡消费的尴尬。

  银联方面对此事的解释是:此次故障是相关厂商产品缺陷诱发的小概率事件。但这所谓的“小概率事件”,给消费者带来的却是不小的麻烦:ATM机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消费者几乎试遍了自己所有的银行卡,结果一概是“系统故障,请重新操作”;已经习惯了刷卡消
费的人们,在商场、饭店的POS机上遭到了“拒绝”。而商家除了想方设法“安抚”怨声载道的顾客外,还得接受生意减少的无奈。

  突如其来的尴尬,的确防不胜防。不过,从上午10时56分系统开始瘫痪,到下午6点左右银联正式在网站上公开声明“银联系统通信网络和主机出现故障,造成跨行交易中断,中国银联正全力以赴组织网络和主机等相关设备厂商积极抢修”,历时超过7个小时。或许,银联的长时间“沉默”,是因为忙于排查故障,但客观上造成了对消费者和对市场感受的忽视。7个多小时时间里,市场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准确的提示性消息,所谓的麻烦,也就一直在反复上演。且不说,系统故障是否会带来直接交易损失,但如此长时间的耽搁,消费者和商家的间接损失又如何计算呢?

  笔者认为,市场遭遇的尴尬,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技术故障。对于这场系统瘫痪引起的市场风波,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如何改进技术。面对危机如何快速反应,把对市场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似乎更为重要。

  现代社会需要高效的金融支付环境。不可否认,伴随银联技术升级、网络扩张,近50万台POS机,近5万台ATM机,极大方便了百姓生活。但技术、网络、机器,仅仅是硬件基础。真正完善的金融支付环境,更需要一个以服务市场为基础、更具人性化的软环境。试想,在这次风波中,银联如果能够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第一时间及时提醒广大客户“系统出现了故障”,那么,或许能够大大减少消费者“屡试屡错、屡错屡试”的麻烦,降低由此造成的时间成本了。而这类提示,技术上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蒋娅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3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