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筱 来源:中国经营报
外资并购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杨筱 实习记者 徐永 广州 北京报道 4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信用高峰论坛上,浙江安博尔信用评估公司总经理王国勇与标准普尔大中华区总裁扈企平抓紧时间进
行了短暂会谈。
“虽然没有达成实质性合作协议,但我们知道标准普尔正在积极寻找国内合作伙伴。”王国勇说。
而随着此前穆迪可能购入中诚信股份消息的广泛流传,信用评级市场成为外资并购的下一个新目标。
市场发育不良
据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章政介绍,国内评级市场发展仅20年,但目前有超过70家的信用评级机构,高峰时达到90多家。而市场规模并不大,只有大约2亿元左右,与国外评级机构在评级技术、评级理念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信用评级行业面临上下游两个瓶颈问题:上游方面,由于我国信用评级主要集中在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而信贷市场评级一般是由银行自己完成,银行一般也不对外公布评级数据。国内信贷市场第三方评估试点启动时间还不长,这导致大量评级机构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很困难,信息分布行业割据严重;下游方面,国内信用评级的市场潜力还没有完全激活,很多行业和企业对信用评级结果不关注,银行等系统对评级结果也不认可。
现在评级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涉外并购需求。一些外资企业在与内资企业合作时,会事先对中资公司的信用进行委托调查。这部分市场需求占了市场需求的八成以上;二是上市公司的评级需求。
中诚信国际副总裁何敏华认为,市场需求的缺位,自身瓶颈不能突破,评级机构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评级机构背弃客观公正的评级标准等情况,导致了我国目前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和市场认同度都相对较低。
内外资互有需求
“国内评级机构与外资评级机构谈合作,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而外资机构想在中国生根开花,内资评级机构的本土人脉资源则是必需的。”章政表示。
“国外评级机构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无论是在评级体系、评级技术以及市场开拓上都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运作方法,主要的几大评级机构在全球建立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公信力和市场认同度。”在章政看来,这是国外评级机构吸引国内机构的重要原因。同时,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对国外评级机构也有相当吸引力。他举例说,评级机构给外资企业做一单评级业务,收费标准在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之间,而评级机构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费用有限。国内有一千万家企业,如果信用评级成为企业的必需,信用评级市场空间将相当可观。
外资谋求控股
“一些外资机构一谈合作就想控股,这是合作要解决的焦点问题。”王国勇认为,外资评级机构进入到国内评级市场还应有充分的耐心。
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都已进入国内,但路径选择各不相同。惠誉最初直接参股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但在2004年撤资;标准普尔则在国内设立了办事处;穆迪和大公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则签订了3年的技术合作协议,协议结束后2003年在北京成立了独资分公司。
进入中国发展的国外评级机构,一直在积极寻求与国内机构的合作。深圳鹏元信用评估公司人士介绍,有过不少外资评级机构来寻求合作,但最终都没有达成实质性的合作协议。
同时,不少国内信用评级公司也希望能引进包括外资和内资在内的战略合作伙伴。王国勇的安博尔公司就和浙江当地的中诚信有合作。业内人士指出,信用评级依赖于评级对象的具体历史数据和资料,区域内评级机构之间合作有着天然优势。
“国外评级机构希望控股,但监管层对信用评级市场的外资进入也还没有完全放开。”何敏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