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北京房价涨幅创两年来新高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07:41 北京晨报

  一季度本市经济增长13.3%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

  权威发布★市统计局

  核心提示 本市经济在第一季度红火开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增幅高于上年全年2.2个百分点。昨天,北京市统计局、国家
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了一季度北京市经济形势统计报告。本市房价的涨幅更是创下了两年来最高。

  商品房价格整体上涨6.6%

  市场供给量预期会有较快增长,商品房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对平抑和稳定房价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抽样调查,一季度全市商品房价格整体上涨了6.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7.6%,特别是普通商品住宅上涨8.9%;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9.9%。

  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分析认为,北京市房价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持续上涨态势,特别是普通商品住宅价格上涨较高,一季度的上涨幅度是2004年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

  她分析说,市场供求关系是房价上升的最重要因素,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北京的首都效应促进了住房需求,北京有限的土地和房屋供给量,不仅要满足本地居民的住房需求,也供给着全国各地乃至国际人士的需求。据统计,本市商品房购买者中,本地与外地、外国购买者比例为7比3。

  但于秀琴强调,从一季度情况看,影响本市房地产市场变化的现行指标明显上涨,比如银行中长期贷款增长了5.6倍,房产开发企业新开工面积增长58.1%、土地开发面积增长1.2倍、贷款增长47.3%,市场供给量预期会有较快增长,商品房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对平抑和稳定房价将起到积极作用。

  ●权威追访

  市建委公布的房价上涨数字

  为何是统计局的2倍?

  据北京市建委等部门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商品住宅期房预售均价为688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4.8%,而昨天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该数字是7.6%。对于这个差异,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于秀琴解释说,是因为计算平均数的方法不同。

  市建委公布的预售房平均价计算方法是当期预售房总面积和预售房总金额相除,没有考虑结构因素。市统计局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方法,考虑到了不同类商品房的不同价格,计算出同质可比的房价,这个数字可以基本反映房价总趋势。

  基本消费品价格上升

  统计数字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低收入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

  数据显示,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7%。

  于秀琴介绍说,统计数字显示,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低收入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受房地产和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影响,本市基本消费品价格上升,上端企业的获利情况较好。但生产、投资、消费价格处于低水平的上涨,与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回落,对企业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必然导致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具体来看,主要是与石化、资源型等行业的价格回调有关。比如石化行业进口原油是按照国际价格,而输出价格并不能按照国际价格。出于对环境的保护,北京市限制一些小煤矿等行业的发展。

  ●权威追访

  低收入层居民消费价格

  为何多涨了0.3个百分点?

  对此,于秀琴介绍说,不同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不同。对于价格上涨1%,低收入者可能感觉不真实,因为其生活基本需要的消费比重较高,而消费价格涨幅比较高也是食品。为了让政府考虑根据实际承受能力补助低收入人群,向香港学习了这种统计方法,体现低收入层的感受。

  数字新闻

  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19.3%

  统计显示,一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亿元,下降8.9%;第二产业增加值468.6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增加值422.5亿元,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1201.4亿元,增长11.9%。全市共销售商品住宅454.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9.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5%,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因素对投资加快增长起到主导作用;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

  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梅松分析,13.3%的增速在历年来的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中属于高水平,但很难就此预测整年的经济增长水平。对于北京来说,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是主要因素。晨报记者 韩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