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集团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10:33 国资委网站 | |||||||||
近年来,上海医药集团提出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发展战略,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全力推进旨在调整科研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满足市场需要、体现差异化竞争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为集团可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调整整体工作思路,把适应市场作为技术进步创新的动力
医药集团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不同于基础研究机构,动力是市场。有段时间,研发工作做了不少,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多。因此,解决市场和科技进步的关系问题,成为提升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 2004年,医药集团召开了重组后的首届科技大会,分析现状,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制定了集团科技进步的基本方针、主要任务、人才培养和体制机制,把以市场为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会后,集团对所有科技进步项目重新进行了梳理,突出提升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使科技进步工作全面纳入到集团的战略发展轨道。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切实解决好科技投入和市场的对接,医药集团着重从两个层面进行了探索:一是集团层面把好科技投入总开关,把科技预算和市场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避免脱离市场的科技投入;二是事业部层面探索科技项目和营销对接的考核制度,对二次开发项目改由市场部和研发部门签定合同,共同承担责任,使一线科技工作牢牢扎根在市场基础上。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集团认真分析为什么许多产品品质和国外企业相差不多、却进不了国外市场的主要原因,关键是没有解决目标市场的准入问题,而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有严密的医药准入评价和验证,其中有大量工艺技术的规范性量化性标准。为此,集团把国际国内市场准入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新品的产业化。在多方努力下,2005年医药集团获得生产批文55个、临床批文27个、新药证书29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2个产品实现了国外注册,实现了上药集团国际注册零的突破。 医药集团设想把生物医药产业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是产品国际化,第二步是研发国际化,第三步是市场(营销网络)国际化。目前,集团正处于产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研发国际化的准备阶段,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在其中具有关键意义。 二、集中有限资源,聚集主导产品和重点领域进行科技创新 医药集团按照集中资源、全面提高主导产品技术含量的指导原则,重点提高主营业务、主导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 1、聚焦现有主导产品,对产品进行全面梳理。集团发动科技人员对已有的1000多个产品进行了全面分析,按市场占有、利润空间、发展趋势等要素做出分类评价,最后确定27个产品作为集团要重点做大的产品。并对这27个产品逐个进行技术分析,着眼降低成本、扩大含量、增加效用,确定了科技进步攻关目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课题组,全面推进现有主导产品的再开发工作。 聚焦产品对集团利润的贡献率产生了明显的提升作用,2005年,医药集团重点产品的销售收入成功摆脱了多年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实现了9.52%的增长;扣除受降价影响较大的抗生素产品,增幅达到15.99%。此外,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品也由2004年的9个增加到10个,11个聚焦产品的销售增幅均超过50%。同时,集团通过生产的集中调度、协调和工艺攻关,全年降本增效9819.52万元,完成了全年目标的131.86%。 2、聚焦重点发展领域,加快预期重点产品的科技创新。2005年,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集团按照产品发展四大领域,推进科研项目的研发临床和产业化工作,共完成24项临床前研究项目、16项临床项目、27项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内专利申请14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外观1件、国际发明专利(化合物专利)申请1件、专利授权4件。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先进生产力转化 医药集团历来重视加强产学研合作,把建立开放、优势互补的科技进步创新体系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力求缩短与世界医药科技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立志实现“打造中国医药航母”的战略目标。 集团与国内著名的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对新药进行研发。中央研究院发挥产学研平台和桥梁作用,直接参与并推动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从科研院所选取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创新药物苗子,到中央研究院进行系统、规范地开发,主要包括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临床前研究以及后期的临床研究,通过技术再创造赋予其新的价值并使其具备顺利产业化的技术潜力;另一方面,根据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品质提升的需求,选择疗效确切、市场潜力大的品种在中央研究院进行技术创新,补充、更新和完善企业的产品链。现在,集团已经具备武装一个中型医院各类用药需要的技术支持和生产能力。 近几年国内外出现禽流感疫情,集团依托中央研究院,发挥产学研集成优势,组织集团三级技术中心,联手上海有机所和上海药物所,全力以赴、通力合作,用较短时间走通了国际专利期药物“达菲”的两条工艺路线。其速度之快,受到了世界著名医药企业罗氏公司的高度评价,在集团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也树立了集团的良好形象。目前,该产品放样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集团按照医药产品市场准入的规范要求,同步推进“达菲”的新品申报程序。最近,经过国家药品管理部门严格的审核,已批准上海医药集团的“达菲”研制进入生物利用度临床等效试验。不久,中国生产的“达菲”就可以进入市场,并有望成为集团今年乃至今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医药集团在自身发展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今后,集团将致力于科技工作,激发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拉近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关系,努力使集团的科技进步工作更加务实、更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