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将重拟产能过剩评判体系 规避信贷风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 01:54 第一财经日报 | |||||||||
以避免受贷企业和行业产品滞销或遭遇宏观调控整改而难以还款,形成坏账风险 本报记者 宋蕾 发自北京 现行产能过剩的评判指标难以有效帮助银行业规避信贷风险,根据银监会的建议,发改委将研究重新拟定产能过剩评判体系。
近日,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透露,发改委综合司正委托研究院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旨在重新拟定一套更合理细化的产能过剩评判指标,使银行在选择对哪些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时可以更清楚地进行参考,以避免受贷企业和行业产品滞销或遭遇宏观调控整改而难以还款,形成坏账风险。 今年3月底,国务院宣布钢铁、电解铝等11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在投资界掀起不小的波澜。金融界人士认为,产能过剩很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反弹。 央行4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近期银行贷款规模扩大。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也认为,扩大规模的贷款中,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短期借款的金额增加。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中国银监会2006年年会上就此问题提出过警示,要求商业银行务必密切关注和防范产业结构调整与产能过剩压缩过程中的新增风险。 但目前,中国市场缺少一个完备及时的信息平台,银行在防范风险过程中缺少反应的有效手段,为此,银行业呼吁各大部委和商业银行之间要建立一个信息发布平台。上述研究员表示,此次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课题就是应银监会高层领导的建议而开展的。 据介绍,现行的产能过剩评判单一通过实物量指标(即设备利用率、开工率等),从工程技术角度衡量企业所能达到的最高产能。而这样的“技术产能”通常比实际的经济产能偏大,不便于金融部门观察行业动态。 产能过剩第一行业——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也指出,我国产能过剩往往由部门、领导或研究机构评定,缺乏定性、定量的评价体系,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专家表示,此次课题研究将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纳入多方面的判定指标,包括库存增加、资金的周转速度等,尽快制定产能过剩的科学评价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