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影响不必过于担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9日 03:37 第一财经日报 | |||||||||
从为汇改创造良好的环境出发,央行的紧缩力度不会太大,紧缩后,中性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方向也不会改变,也不必过于担心紧缩政策可能给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报记者 郭茹 发自上海 昨天的公开市场操作减量再度加剧了市场对于央行紧缩政策出台的预期,诸多分析人
最新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已占到全年信贷增长目标的50%以上,一季度的GDP增长率达到了10.2%,宏观经济似乎正在显现出过热的苗头。 同时,外汇储备也仍在延续较快的增长势头,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562亿美元,同比多增70亿美元,3月份贸易顺差达到112亿美元,再度接近历史最高纪录。人民币承担的升值压力没有丝毫减轻。 “金融数据显示新一轮调控措施势在必行,”海通证券研究员王亚南说,“信贷的增长太过迅速,已超过了央行所能容忍的基础。” “但货币政策的方向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还会维持中性偏宽松的这样一个大的方向。”他进而指出。 他解释,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可能会给宏观经济带来比较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在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为了给汇改创造良好的环境,央行还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的宽松状态,将利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同时刺激总需求,避免经济滑入通货紧缩的局面。 目前市场资金面出现了偏紧的迹象,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是因为贷款增加导致金融机构超储率下降,另外紧缩性的预期和“五一”假期的临近也导致资金融出方的行为变得谨慎。 “资金面的偏紧将使央行紧缩信贷的效果更加明显,”一银行债券人士表示,“这样的话,估计央行的紧缩力度可能也不会太大。” 对于紧缩政策的预期已使债券市场连续多天下跌,提前消化了紧缩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分析人士认为,紧缩政策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在债券市场上,其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相当有限,因此没有必要对此过分担忧。 “紧缩政策是为了避免经济过热引起通货膨胀,它对经济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兴业银行的冯小波说。 招商证券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是出台紧缩政策的前提,其目的是收缩过剩的流动性,力度也必然有限,避免产生负面的紧缩效应。 报告指出,一季度的金融数据反映了中国经济因其强劲的内生性已经从2005年下半年的调整状态中逐步走出,由此可能引发的紧缩与调控措施,并不会改变宏观经济的良好趋势。 分析人士认为,宏观经济数据修正后,决策层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预期有所提高,GDP增速达10%也可能被认为相当健康。即使决策层采取紧缩与调控措施,其主要目的应在于促进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力度必然相当有限,不会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