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家小额贷款公司诞生 挂牌当天立即放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8日 17:35 时代信报 | |||||||||
记者 苏月 报道 摄影 仓促出世 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已竞标成功,并在筹建“贷款公司”的刘明建临近终点被叫停,他为何又在第二次竞标中败给赵琼?
2006年4月10日,草根金融和正规金融实现共荣。 就在这一天,喧闹已久的四川省广元市“小额贷款公司”成立。出人意外的是,尘埃落定之时,“贷款公司”并非当地政府此前宣布的“利州”,而变为“中区全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自然发起人也易了其主。 刘明建,成都同兴集团董事长,去年首次参与竞标小额贷款公司成功的核心人物。已历时几个月,正在雄心勃勃筹建的“小额贷款公司”突然被外力折翅。 赵琼,“广元市中区全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总经理,一个从没被人关注和提及的女人突然跃至事件前台,取代了刘明建。在她的身后,又盘踞着怎样的资本实力? 随后,刘明建的合伙人陈怀勇以“第二次投标中存在不正常现象”为由,向广元市中区人民政府递交了一份“意见书”,但并没有改变事件的结果。 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已竞标成功的并在筹建“贷款公司”的刘明建临近终点被叫停,他为何又在第二次竞标中败给赵琼? 火爆开场 2006年4月11日,“全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第二天,广元市气温骤降。何敏坐在公司的咨询台前,裹了裹身上的衣服,以抵御刮进屋里的大风。公司虽然成立了,但作为信贷部负责人,她也不知道该称呼自己是经理还是主任?“现在大家都叫我何姐”。 外面一个劲的刮风下雨,何敏不停地迎来送往川流不息的咨询者。“没想到要求贷款的农户这么多”。中午12时,她起身送走最后一个贷款报名者后,伸了个困顿的懒腰。“至少有20多个人前来咨询和要求贷款”。其实,就何敏说要求贷款的农民,大多都是个体户,贷款并非直接用于农业发展,获贷后意欲将小本经营进行扩张。“昨天就有几十个人来要求贷款。” 但何敏无法给每个来者一个确定的答复,她说得更多的是公司信誉和产生的政策背景,“得跟农户说清楚,这不是一个高利贷公司”。为了有事例佐证,她已把昨天开业现场发放出去的首批贷款反复讲了几十遍了。 在10日的挂牌开业现场,公司将累计4.5万元的首批小额贷款同时发放,而这笔贷款在当地有3个农户得到分享,最高的一位农户张明忠获得了3万元的贷款。 张明忠从事运输业,贷款周期为一年期,“他将分3次还清”,贷款月利率为8.37‰;另一位是邓元忠,此人从事养殖业多年,他贷款5000元,期限6个月,月利率为7.83‰;张焕平从事制砖,他申请的贷款是1万元,期限一年,贷款月利率也是8.37‰。信贷部负责人何敏称,如果是信用贷款,每笔最高3万元,如果是有抵押或质押的贷款,每笔最高5万元。赵琼称,公司暂时没有在业务上定指标,“只要合适,我们都愿意放款。” 何敏说,挂牌那天放出去的贷款,都是之前就谈好的,只等开业拿钱了。而公司每笔贷款放出去的利息之所以不一样,“主要看贷款对象的现状和项目前景,如果好的,利息会在规定的范围内偏高,反之则低。” 而农户享受到的效率将是最高的,“最快2个小时我们就可将钱送到农户手中,这种速度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做到的。” 黄雀在后 就在新公司火爆开业之际,总经理赵琼却不知道此前争夺“贷款公司”的狼烟四起。她对记者说,“我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事。” 不难想象,此时与她释然心情不同的,是成都商人刘明建,可能更有一种“黄雀在后”的感觉。2006年1月20日,以他为最大股东的5人竞标财团委托发起人之一,广元市中区南方农村信用社主任方文武参与投标,最后他们凭借3905万元的标的击败浙江商人李丰地和一位当地独立出资人,赢得了筹建四川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格,除了刘明建和方文武之外,另外3名自然发起人分别是张伟宗、宋全保和张静涛。 按照标书规定,中标公司必须在2月25日前挂牌成立。正当大家都在忙于前期筹备工作时,5个自然发起人之一的方文武退出。这个昔日的牵头人,在这个关键时退出,不仅打乱了筹备计划,更严重的是少了一个人的投资,也使“贷款公司”失去一个专业的金融操作人员(本报此前曾作报道)。就在这时,自然发起人中对公司前景产生了不乐观的看法。在方文武决定退出后不久,张伟宗和宋全保也相继退出。 2月22日,在标书规定的最后时限,刘明建没有将小额贷款挂牌开业。社会上引来一片质疑,“这事最后也让政府有关方面感到难堪”,当地一位金融界人士说。“刘和广元一些相关部门也闹得不是很愉快。” 招标变成选标 前中标人意欲卷土重来…… 7天内闪电完成惊险角逐 也就在此时,刘明建才开始关注赵琼,但关于赵琼的信息太少了。 面对对手,刘特别策划了一套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方案。而恰恰就是此方案,让他眼睁睁将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权拱手让给了赵琼。 招标改选标 5名股东,3人相继退出。刘明建难以完成一系列的规定动作,没有资金和专业人才使他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首次组建小额贷款公司也就“自然流产”了,据知情者说,刘明建虽没法让公司如期挂牌,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前景和市场非常看好”。 为了尽快完成试点工作,广元市政府决定在今年3月进行第二次小额贷款公司发起人的候选,刘明建因为违约,被自动淘汰出局。为了加快进度,广元市政府将具体事宜交由市中区政府执行。负责本次候选工作的广元市中区财贸办主任杨忠银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保证工作进度,这次报名最多只有3天,要求参与者的全部资金到位也只有一个礼拜,“比上次的时间紧得多,政府也想尽早从质疑声中走出来。”他介绍到,第二次小额贷款公司招标改变了第一次招标的做法。“这次不是招标,是比选。”市中区财办主任杨忠银说,取得组建资格必须符合3个关键条件,首先是在3月23日前把50万元保证金打到招标办的指定账户上;其次,小额贷款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为500万元;第三,以3月29号4时30分前比选者打到招标办指定账户的金额为准,价高者得。 意欲卷土重来 据了解,第二次发起人的候选共有5人报名,经过一番前期的比较和相互权衡,其中3人主动退出,最后留下来参与竞争的只有两人:成都商人陈怀勇和广元人赵琼。 陈怀勇今年30多岁,是成都一家担保公司的总经理。据知情者说,为拿下这家小额贷款公司,陈怀勇已来回在成都和广元之间跑了20多趟。与当初的方文武一样,在第二次投标中,陈怀勇并非真正的老板,只是一个委托人。幕后老板其实是他的老朋友刘明建,这位意欲卷土重来的成都商人。 对于第二次投标,刘明建对记者说,主要还是看好这个市场。“小额贷款公司虽说是一个看似风险较大的领域,但它毕竟是一个金融创新,相信各级政府和部门都会万分呵护,在业务的拓展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无论是农户、个体工商户,还是中小企业,其信誉相对不差,而每次借款的额度也不会太大,风险是能够控制的。加之贷款利率比银行一般贷款利率要高,收益还是可观的。” 黄雀在后 按照杨忠银的说法,此次不是“招标”而是“选标”。也意味着,刘明建和赵琼将要在最短时间内拼资金实力。 也就在此时,刘明建才开始关注赵琼,但关于赵琼的信息太少了。刘明建和陈怀勇二人惟一的线索就是,赵琼在工商银行广元市支行干了10多年。面对对手,刘、陈特别策划了一套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方案。而恰恰就是此方案,让他们眼睁睁将首家小额贷款公司的准入权拱手让给了赵琼。 3月23日,是本次小额贷款公司发起人签订出资承诺书和递交申请的日子。按照设立方案,在当天下午4时30分之前,发起人必须向指定银行账户中存入50万元保证金,并在3月29日下午4时30分之前,将不低于500万元的投资款注入指定账户。广元市中区财贸办的杨忠银主任称,谁在3月29日下午4时30分到位的资金多,谁就获胜。 为击败赵琼,陈怀勇在3月29日前,先后往指定账户中存入了150万元。29日下午3时48分,身在广元的陈怀勇,此时正携带着约800万元的现金,随时准备“看米下锅”。而远在成都的刘明建也密切监视着账户资金的变化。他了解到,赵琼已出资500万元。 4时2分,刘明建给陈怀勇打了个电话,让他务必赶在4时30分之前去银行存钱。陈怀勇随后于4时20分进入银行存钱,存款额为420万元。 陈、刘二人心想,此时距离规定的截止时间仅有10分钟,他们突然存入420万元现金,加上前面已到账的150万元,完全可以击败赵琼的500万元,他们相信赵琼已来不及再补充资金。 殊不知,4月3日,中选公告显示:赵琼以1000万胜出,刘明建的金额为570万。 质疑过程 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刘明建和陈怀勇,在得知这份中选公告后,立即向广元市中区人民政府提出了质疑,并投递了一份“意见书”。在他们看来,自己于29日4时20分进入银行存钱,就应该把那420万元计入出资额中;同时,赵琼的500万元出资中,有50万元是工程款,不符合发起人自有资金的标准。 在接到陈怀勇的质疑后,广元市中区有关部门非常重视,特别授权区纪委监察局具体调查。负责参与调查此事的广元市中区纪委监察局副局长张力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到3月29日下午4时47分,银行指定账户上的资金只有650万元,其中500万元属于赵琼,另外150万元属于陈怀勇,“虽然陈怀勇在4时30分之前就已赶到银行存钱,但我们只能以银行实际到账金额为准”,张力耘说。 张力耘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50万元工程款是广元市宏图实业有限公司所欠赵琼装修款的一部分。经当地人民银行核准,这50万元可以作为出资人的资本金。 张力耘透露,他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在3月23日4时30分的时候,陈怀勇只向指定账户中存入了30万元保证金,而不是要求的50万元,“严格说起来,他那时就应该被淘汰了。” 据记者了解,为了此事,广元市中区政府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务会议,在征求了多方意见后,最终认定赵琼获胜,随后向社会发布了公告。 据透露,根据他们的计划,广元市中区将在3至6个月以后,将会再筹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在此后的时间里,总共要筹建3家小额贷款公司,或许经历过两次打击,得知这一消息后,刘明建明确表示,他已不再准备在广元投资小额贷款公司了。 先天不足 从报名到成立,仅20天,制度设计和人员安排都未完成 贷款公司:先把台子搭起再说 下岗工老总 赵琼何人,她有着怎样的专业背景和资本实力?“赵琼是个下岗工人,近来一直在成都做生意。”广元市政府一位官员对记者说,其实真正的投资者是另外几个人。赵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现在还是工商银行广元市支行的员工,这次中标的3个发起人就是她的3个远房亲戚,也是三姐妹,她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但记者在“全力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赵琼确实是工商银行的员工,在2005年从工商银行广元支行精简分流而离开。包括公司信贷部负责人何敏也是早年在“内退”时就离开工商银行。“赵琼代表的股东有建筑业和流通企业老板,但这些人到底是谁?一直没有听说。”这位员工说,赵总他们都是金融专业人士。 不难看出,真正的大股东又成为一大猜测,赵琼在此问题上,也讳莫如深,极力回避。但她坦然公司目前真正的注册资金只有1000万元,将会在三年内将2000万资金全部到位。 不怕会失败 尽管“贷款公司”挂牌营业,但给赵琼的压力也非同一般。“从3月21日报名到4月10日公司成立,只有短短20天。”而这时,“全力小额贷款公司”在制度设计、专业人员招聘、办公场地的安排上都没有完成,“没办法,政府要求公司必须在10日挂牌成立,并要放出第一笔贷款”。赵琼说,“我们都还没准备好,就连对贷款市场的一个调研报告也要过两天才出得来,先把台子搭起再说,银行方面还会给我们一些技术支持。” 尽管公司是仓促上马,赵琼还是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前景信心很足。“我看重此事的深远意义和试点的政治背景,我们要有专业银行的防范举措,又要有超出他们的灵活放贷,就不怕会失败,但现在我们对放贷显得慎重”。就此不难看出,在政府主导下早产的“广元市中区全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还不具备全力放贷的能力。 缺少专业人员 对于未来贷款利率的确定,“广元全力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琼表示,肯定不会达到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在已经放贷的3笔业务中,利率不到银行基准利率的1倍,基本和目前的农信社差不多,在未来的经营中利率也基本确定在这一范围之内,不可能以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这一标准上限实行,“至少在业务还没做大的情况下我们不会增加利率。”赵琼表示,公司现在缺少的就是能独当一面的专业人员。而他们目前放贷的方式主要是由联络员推荐,所在村社或居委会同意盖章。“其目的是化解风险,”对于公司是否借鉴了其他贷款公司的经验时,赵琼表示,“从没有关注过其他地方的贷款公司。”而当提及山西两家贷款公司经营艰难时,赵琼并是不知晓。 仓促的前例 同样仓促的是,山西平遥“日升隆”在挂牌当日也向6户农民象征性地发放了每笔5000元的贷款,到目前为止,该公司仍然没有真正运营,就是在挂牌之后,该公司也还在为日后的办公、经营场所,人员配置,规章制度的订立等多方面工作进行紧张的筹备,其中最让人费解的是,挂牌之后工商执照都还在办理当中。“日升隆”其负责人雷锦魁曾对记者说,这些本应早已做好的工作一直拖到现在主要是因为时间太仓促了,从中标到挂牌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这显然不够。 还是一样的结果,与成立之初的轰轰烈烈相比,行进了4个月的山西省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晋源泰”并没有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小额贷款公司“晋源泰”遇到最现实的难题是人才问题。从正规金融机构挖人才,显然不太可能,于是,他们公开向社会招聘,报名的人不少,但大多没有金融知识和具体操作经验。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日升隆”,并导致其迟迟不能正式开业。 按照试点规定,“晋源泰”与“日升隆”只能发放贷款而不能吸收存款,业内人表示,这种只存不贷的格局决定了它们的信贷规模不可能快速扩张,也限制了其支农实力。 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将决定小额贷款公司的生死存亡。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在中国是崭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和规章制度可以借鉴。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小额贷款公司极易爆发贷款和人员风险,从而导致破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准备仓促,该公司在开业后的一个月多时间里,发放贷款所用的凭证还是从农村信用社借来的6联单,借款合同格式也是照搬农信社,其各项内控制度并不健全。 “晋源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士恭透露,“晋源泰”准备招聘5到6名经营管理人员。尽管“晋源泰”不会在乡镇设分支机构,但会在全县每个村设一名农户联络员。具体的操作流程将是——小额贷款公司依靠农户联络员掌握各农户的资信状况,协助小额贷款公司向农民发放贷款和回收贷款,小额贷款公司向农户联络员发手续费。 监管不可少 就在国内小额贷款公司在各种背景陆续开业以来,业内专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未来表示了另一种担忧。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黄彬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不吸收存款、发放小额贷款、执行特定的贷款管理模式,是小额信贷组织最鲜明的特点。这种组织实质上只是一种准金融或者欠缺型金融模式——其资金来源匮乏,影响可持续发展;受先天资金不足限制,缺乏进一步做大的前景;化解风险的管理成本高,投入大而产出低。如果没有外来操作经费支持,维持财务自足非常困难。即使较大的小额信贷组织,也必然面临非常复杂的管理与持续发展问题。 在他看来,在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支持,以小额信贷组织来解决弱质产业和弱势群体的贷款难问题,只能是权宜之计而非长效机制。 作为事件的感受者,山西平遥县副县长温启华曾对媒体说,小额信贷监管之难在于,既要有效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又要合理控制风险。为了控制委托业务过度扩张导致风险集中,小额信贷公司不良资产超过10%时,停止其办理委托贷款业务。 黄彬指出,民间商业性小额信贷管理与当前的贷款通则、担保法、商业银行法等内容都有一定冲突,对于它的发展,在央行和银监会没有确定相关制度前,仍有不少疑问悬而未决。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保障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央行目前暂定这类机构“只贷不存”,不允许其吸收存款。只靠发起人的资本金和有限的捐助资金,这种小额贷款组织也只能停留在试点阶段。其次,作为一种具有商业性的民间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公司必须纳入金融监管,力避重蹈农村基金会的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