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储备率下跌释放三千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14:4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唐昆 禹刚 实习生 但有为 北京报道 超额储备率降至近年来的新低3%,数千亿资金得以释放,尽管监管层不断释放紧缩信号,但实际运行中的“宽货币、宽信贷”格局却似乎在形成之中。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金融运行报告显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而央行2006年货币政策的预期调控目标是,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已经超过全年额度的50%。 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连续三个月超过18%,高于央行16%的预定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喇叭口再次扩大。 部分分析师表示,随着惜贷局面被扭转,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原来“宽货币、紧信贷”的格局很容易转化为“宽货币、宽信贷”。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彭兴韵博士认为,贷款增长强劲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依然强劲,其次银行开始寻求利润水平较高的行业。比如房地产,“虽然按揭贷款的增长出现下降,但是开发类房地产的增长还是相当迅猛。” “短期贷款和商业票据增长迅猛,所以造成总体贷款增幅较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助理陈道富认为今年信贷投放将持续增长。 -“宽货币、宽信贷”苗头逼近 -超额储备率下跌释放三千亿 而记者观察到,3月末银行超额储备率降至近几年以来的最低水平———3.00%,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20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22个百分点,比上月低0.24个百分点。 自从央行去年调整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以来,超额储备率曾经一度走低,但是由于资金充裕,该数据去年底再次攀升,一度达到4.22%。 而本次超额储备率降低至3%,似乎可以被认为是近期信贷又开始回暖的一个重要信号。 “虽然银行也持有一定的债券之类的资产,但是银行的资产主要是贷款,超额储备率出现下降,应该是银行大量把资金用于放贷的结果。”彭兴韵向《上海证券报》表示。 陈道富亦赞同上述判断,并认为可以粗略估计数千亿人民币已经释放出来。他建议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吸收流动性。 根据央行昨日数据,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6万亿元。以超额储备率下调一个百分点计算,约有三千亿资金进入市场,这无疑能为巨大的新增信贷规模提供解释。2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6%,这一速度已经被部分学者认为有过热的嫌疑。 信贷回暖带来的投资回温已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固定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