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进出口企业临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17:32 财经时报

  随着人民币汇制改革不断推进,进出口企业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汇率风险挑战,这要求企业建立有效的汇率避险体系。对于银行而言,将刺激它们加速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创新

  □ 本报记者 李文科

  1000多万元人民币。这是去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因人民
币升值在玉米出口收入方面的损失额。

  随着汇制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波动空间的增大,签订长期合约的企业将面临比以往更严峻的考验。进出口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规避体系,而这对于它们而言,是一个全新课题。

  通常,国际市场上,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主要手段是选择金融衍生工具。中国企业的避险需求,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也应加速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创新。

  一名外贸人的心思

  孙先生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员,最近他对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盯得很紧。按照他的经验,在人民币升值之前,作为形成远期价格的期货市场将会有“预兆”,预兆的表现就是期价下跌。

  孙先生期望能从期市价格中看出一二,以坐收渔利。

  他所在的公司主要经营铜产品的进出口业务,且主要以进口为主,每年贸易额在2亿元人民币左右。汇率波动对他们公司的影响很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每波动一个点,他们公司的业绩就会相差200万元人民币。

  在他看来,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最笨办法就是“把人民币现钞捏在手中,不要有美元应收账款,在支付美元时也最好能延期”。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要长远考虑公司的利益,必须进行汇率避险。孙先生透露,他们公司一般是通过香港银行的远期外汇市场来规避风险,有时也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部分风险。

  避险之道

  很多商品并没有相应的期货品种,因此,也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上海一家钢铁贸易企业的阎先生告诉《财经时报》,更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银行的远期外汇市场来规避汇率风险,包括远期结售汇、掉期业务等。

  除了银行这一通道,企业还有一些内部“招数”。比如,一些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境外分公司购买国际金融市场的人民币NDF(无本金远期交割)产品。

  有的出口企业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选择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而进口企业则选择美元作为计价货币,或协商选择两种货币各半的方法。

  《财经时报》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并不去银行寻找汇率避险工具,更没有建立汇率避险体系,究其原因,银行避险工具的成本太高。此外,在他们看来,目前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影响还不大。

  实际上,在现有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可供进出口企业选择的避险金融工具不少,包括跟单信用证、跟单托收、出口压汇、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等。

  成本高、认识不够是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充分利用银行避险产品的重要原因。这意味着,银行在进一步完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同时,还需全方位地考虑企业的需求。

  有关专家告诉《财经时报》,目前看来,银行不可能一步到位推出很多避险产品,但步伐肯定会随汇改进程而加快。下一步可能的是,放宽企业自留外汇的头寸,最终取消强制结售汇,或让企业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