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制度性牛市本来就是个笑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12:16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

  对于股市而言,四月是个承前启后的敏感季节。当股市演绎了股改以来最强劲的一轮反弹行情后,再提“熊”字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不仅会得罪内心把股指看得像眼珠子一样重要的有关部门,也得罪了希望从股指上涨中分羹的券商与投资者。

  但股市真是能从此走牛吗?这取决于股民信心是否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虽然管理层在监管、利益分配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要改变行政市场的不良习性非一日之功,更何况,从股改到现在,虽然有层出不穷的资金入市利好消息,但投资者的逃G现象不仅没有停止,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说明,目前的市场仍处于躁动的投机过程之中。

  以全部完成股改的50家中小板企业为例,深圳综指自2005年12月1日至2006年4月10日,大涨了29.55%;而同期,中小板指(资讯 行情 论坛)数涨幅仅为16.89%,指数化后的相对跌幅达12.66%,边缘化率(相对跌幅:大盘综指)高达42.84%。申万股改指数等G股指数均存在明显的相对跌幅。

  现在仍有几个关键问题并未解决,如G股市场的对价投机套利问题,如新老划断问题,如利益输送问题———有关部门虽然知道地雷引信所在,但因现实与利益的掣肘而无计可施,只能将引信不断接长。而股改虽然启动了中国股市最严厉的监管,结出了证监会准司法权、银广夏(资讯 行情 论坛)的和解补偿等果实,却并未在制度意义上尘埃落定,带来类似于美国安然事件之后《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这样能够给市场所有参与者明确预期的法律。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否则,怎么解释近期市场持续走牛?投资者对于赚钱效应的追捧难道不是最重要的?许多行家也以此为口实,如分析QFII等大资金的介入、宏观调控使实体经济降温,将使资金转向资本市场等。那潜台词是,只要有资金,并且继续目前的呵护政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不要说千三铁底,就是千五、千六也未尝不可能。

  这些是现实,但由现实推导出的结论未必能够成为适用理论。现实是,东南亚泡沫崩溃以前,美国高科技股崩溃以前,再说远一些,美国上世纪大萧条以前,股市的表现一度也很热。这当然不能说明,市场的热情就一定是股市崩溃的前奏,但可以反过来说明,市场的热情与股市的牛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政府确实可以用行政手段为股市托盘,这也有先例可循,美国财政部门就做过这样的事,而我国股市的神秘资金也常常起妙手点化股市之用。但股市的长期走牛却并非政府意志可以决定的,除非政府能够不顾一切地注入大量资金,但这可能吗?就是汇金对银行的注资,也眼睛时刻紧盯着回报率,更不用说拿着老百姓养命钱的社保基金了。虽然近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证监会前副主席高西庆表示“当前中国股市具备投资价值”,但现实是,社保基金的QDII已扬帆出航。

  如果由政府的市场决定股市牛熊,恐怕“熊”的概念压根儿就不会出现。没有一个政府希望资本市场下跌,这不是愿不愿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有那么多神秘资金入市吗?国有银行的坏账怎么办?国企的改制成本怎么办?更重要的是,拉动内需所必须的利率与

汇率政策怎么办?依靠政策建立牛市本身就已经是一个破产了的笑话,没想到,现在有许多人将之改头换面、加上新的佐料之后,又推向市场。这并不奇怪,世界本就参差不齐,利益所向也各不相同,但可怕的是,这些理论在重复了多次之后,不仅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就连说的人也信以为真。于是,所谓市场铁定如何如何的话又泛滥成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