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普遍准备不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09:32 国资委网站 | |||||||||
近日,由IBM和上海复旦大学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尽管许多中国公司在未来10年中可能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但由于缺乏连贯的扩张战略,大多数公司将面临严峻的风险。换句话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准备不足”的问题。因此,要把已经“走出去”或准备“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打造成为真正“世界级”的企业,还需要在各方面练好“内功”。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规模也日益扩大。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05年,经商务部核准和备案的境外中资企业达到106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9.54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了87.3%。另根据商务部的预测,从现在起到2010年,中国的直接对外投资将以每年22%左右的速度增长。不少国外研究机构也预言,在未来的十年中,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对外投资的新力量。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对外投资依然是“小巫见大巫”。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日本海外资产总存量为365.9万亿日元(约合34500亿美元),美国同期为68912.51亿美元。即便按贸发会议统计的350亿美元计算,我国累计海外投资额只相当于日本的百分之一,美国的千分之五。除了对外投资的绝对数量小之外,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少数竞争性企业如海尔、联想等之外,海外投资的“主角”基本上还是以垄断为主的能源、电信等企业。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和在海外的竞争能力呢? 首先,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企业通往国外市场最大的阻力。当今世界的竞争,最重要的还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而创新能力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却没有构建起核心竞争力,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依然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比如在DVD行业,由于要交大笔的专利费给外国公司,我国大批DVD企业纷纷倒闭,等等。 其次,企业规模太小,难以和国际跨国巨头相抗衡。在众多的产业领域中,中国的企业普遍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和国际跨国巨头相比,在规模上明显地相形见绌。以钢铁企业为例,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到2004年底,中国钢铁企业达871家。产业集中度大大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数量众多、规模偏小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也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其结果,虽然我国的钢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每年还需要进口1000多万吨优质钢材,约占优质钢材总需求量的2/3。 再次,市场竞争手段简单而且落后,缺乏品牌意识。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企业来说,进入国际市场主要的竞争武器基本上就是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制定超低的价格,希望以此迅速扩大海外市场的销路。相应地,在打造自有品牌和培养品牌意识方面相对薄弱,过分依赖所谓的“贴牌生产”。其结果,虽然廉价的产品在初期确实在占领海外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此引发的国际贸易争端也因此而此起彼伏。 最后,企业管理水平落后,没有形成适应国际化战略的管理模式。国有企业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但时至今日,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依然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而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更是其主要的薄弱环节。由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并购,如果没有一套规范的国际化管理模式,那么将使并购过程困难重重。 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解决这种普遍存在着的“准备不足”问题就显得格外的必要和紧迫。因此,无论是已经“走出去”的还是打算“走出去”国内企业,必须先苦练“内功”,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打无准备的仗。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真正下苦功夫,尽快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除了国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大力扶持外,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要扭转“搞技术创新找死,不搞技术创新等死”的错误观念,切实加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并且在市场竞争中真实体会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二是要坚持走规模经济的发展道路,尽快打破地域封锁和部门利益的藩篱,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当中能与跨国巨头相抗衡的企业集团;三是改变竞争手段,树立品牌意识。加快从单纯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效益、高消耗”生产方式向依靠技术和品牌的生产方式转变的步伐,大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四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尽快形成符合国际化战略的管理制度,加快与国外市场和并购企业的融合。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摘自:上海证券报) 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