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困境亟待突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4:39 财经时报 | |||||||||
央行若要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或许需要从改革结售汇制度入手,以实行真正的“藏汇于民” □ 本报记者 钟华 “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贷币工具,因此,央行不应该再在这一政策上做
此前几周,坊间一直传闻,央行会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这种传闻源于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日的一次讲话。吴晓灵称,央行将综合运用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及其组合,将商业银行的头寸调控到适度的水平。 但一些专家对《财经时报》表示,如果要从根本上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央行现在应该放弃法定准备金制度手段,而从改革结售汇制度、实行真正的“藏汇于民”的方法入手。 何时上调 今年前两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额为7165亿元,这相当于央行全年新增贷款目标2.5万亿元的28.6%。信贷规模的扩张,引发央行对投资反弹的担忧。 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建议,央行应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并辅之于公开市场操作,以达到货币政策有效推行的目标。 市场由此纷纷推测,央行会采取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杀手锏”,来抑制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 在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士看来,综合各种因素,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占六成,不调的可能占四成。 央行最近的公开市场操作似乎也应合着这种猜测。央票的发行和正回购双双减量。此前,在2004年5月,央行在上调准备金率时,也采取了类似的操作。 招商银行(资讯 行情 论坛)在日前发布的一份专题分析报告中预测,央行可能在五六月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到2个百分点。据测算,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可冻结约3000亿元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加息为中国央行提升市场利率赢得了操作空间。市场预测,今年5月,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在当前4.75%的基础上再提升25个基点,达到5%。 反对意见 但也有一些人士反对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他们的依据是,目前国内各项经济指标运行正常,央行暂时没有大幅紧缩银根的必要。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的彭兴韵就是反对者中的一位。他向《财经时报》指出,今年前两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26.6%,虽高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但低于去年末0.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9%,剔出季节性因素,运行也较平稳。 此外,在一位国有银行资金部门的有关人士看来,央行货币政策盯住的银行超额准备金情况已有所变化。商业银行目前的备付金率并不高,贷款增长也在下滑。综合各种因素来看,目前找不到央行要上调准备金率的有力证据。 在彭兴韵看来,吴晓灵讲话的窗口指导作用现在已经达到,再上调准备金率没有必要。 彭兴韵认为,调整准备金利率是一剂“猛药”,容易造成市场利率秩序的紊乱。 市场人士指出,上调准备金率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因为,准备金率的上调可能会引起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上行,从而带来“热钱”流入的更大冲动,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更有人士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正在淡出历史舞台,中国央行不应固守陈规。 目前,世界各国央行都降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如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美联储新任主席伯南克也在力推美国实行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