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四大“利多”助推楼市局部回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04:31 现代快报

  一年前,国家接连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楼市逐渐降温;而今,调控周年刚满,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的房价一路走高,有的地方大有狂飙之势。

  分析人士认为,有四大“利多”助推楼市局部回暖,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与高位运行的房价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发布报告认为,根据中国2005年城市户均收入在1.5万至1.7万元计算,如果购买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至少70%没有购买
新房的能力。专家指出,房价的继续上涨对百姓的购买力肯定是个伤害。

  利多一

  房贷“松绑”刺激楼市消费

  公积金、银行房贷频频放宽限制,刺激了楼市消费。日前,来自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消息说,上海已在考虑将

住房公积金贷款由以前的按户贷改为按人头贷。联系到半年前,上海公积金个人贷款的上限已提高到30万元,如以三人工作的家庭计算,按人头最高可获90万元公积金贷款,基本是一套小户型房的总价,无需再要商业贷款。这令银行犯急。

  最近一个月来,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频频“松绑”,除提高房贷成数、优惠贷款利率,还推出“双周供”“宽限期还款”等特种房贷新品。易居中国房地产研发中心分析,金融方面放宽限制刺激了楼市回暖。

  利多二

  国家地方政策性利好托市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中提出,要“鼓励居民适时适度购房”。在上海,去年为缓解楼市结构性矛盾,政府推出的“两个1000万工程”,即1000万平方米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和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住房的建设,“今年放缓,如无必要,将不再提及”,已开工的一些楼盘也暂停了后续工程。这意味着新上市的政策性中低价房源将减少,不再与市场化楼盘争夺消费者,为开发商大量推盘上市腾出了市场空间。

  又譬如杭州,为吸引外地人来买房,推出以户口换销量的“购房入户”土政策。只要在钱江新城、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江区内购买一套一定金额的房子,外地人即可申请杭州户籍。

  利多三

  需求积压一年后开始释放

  易居中国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认为,3月份市场逐步回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结婚、拆迁之类的消费者开始入市。上海官方网站统计显示,3月份中低价、小户型的房源成为交易主力,面积在7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的占成交量的30.3%,10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的占18.9%;单价在4000元至7000元的占32%,7000元至10000元的占28%。中原地产的门店经理张晓说,10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基本上出来以后就能卖完,自住房需求开始显现,咨询和下单的人增多了。

  利多四

  人民币升值助推楼市回暖

  3月份上海高档住宅的成交量猛增,越是位于市中心的房子越好卖。3月29日开盘的翠湖天地103套房源在三天之内全部卖出,成交均价4.4万元/平方米。业内人士将高档房行情好转归结为目前人民币不断升值刺激所致。尽管开发商未作回应,外界猜测,该项目可能有外部资金“整体收购”。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指出,不排除境外资金借壳高档房以收人民币升值之利的可能。正是在这些利多之下,“回暖迹象”增强了购房者的信心,楼市中的“羊群效应”似乎又有所显现。

  【回放】

  一年前调控措施频传楼市交易清淡

  一年前:3月16日,央行上调个人房贷利率至6.12%,随后,国务院接连出台两个楼市调控措施。到了6月1日,“期房限转”、新购商品房“两年内转手全额征税”等措施实施,打击炒作投机行为。开发商信心随之一路走低,房地产行业的景气曾一度创下了2003年第三季度以来的历史低点。一年后成交不断上涨排队购房重现

  一年后:今年3月份,上海楼市成交量不断上涨,销售均价也一路走高,从7558元升至9457元。4月份以来,量、价涨势一直持续。近期部分单套总价低的楼盘甚至重现排队购房的场面。与此相映衬的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房地产市场成交放量,价格走高。

  【矛盾】

  房价上涨肯定伤及老百姓

  上海官方网站“网上房地产”统计显示,3月份最后一周,上海住宅类商品房均价达9457元/平方米,价格环比上涨15%。其中公寓类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0744元/平方米,近6个月来首次突破万元关口。当此状况,楼市调控何处去?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专家尹中立分析,之所以出现金融、政策方面的转变,是因为房地产交易持续降温,对银行业和已经过剩的建材等行业不是好事。不过,尹中立也提醒,如果房地产业在“降温”不久后又重新升温,可能会带来短期的繁荣,但长期来看有产生更多泡沫的隐忧。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与高位运行的房价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3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房地产金融安全评估报告》认为,根据中国2005年城市户均收入在1.5万至1.7万元计算,如果购买一套70平方米的新房,可能房价收入比在13倍。这就意味着城市居民中,至少70%没有购买新房的能力。尹伯成教授指出,房价的继续上涨对百姓的购买力肯定是个伤害。最担心的是开发商再乘势抬价,有限的楼市调控效果很快会被蚕食。

  业内人士分析,在《2006年房地产调控工作重点》中,国家发改委既提出“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鼓励居民适时适度消费”,也强调将着力调整供应结构,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

  政府既需要楼市对拉动内需的合理贡献,又要保持房地产部门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健康、有序,这就决定了2006年的楼市延续宏观调控的主线仍将不会改变,调控很可能将在调整结构与关注供求的市场跷跷板上“滑行”。

  【声音】

  空置房面积多随时可能抛出

  央行发布的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截至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83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也在《重视房屋潜在过剩的矛盾》的报告中指出,2005年全国房地产购置土地面积中,有一半以上,即近1.7亿平方米的土地未完成开发;去年前11个月全国房屋建筑面积竣工率大幅降至19%以下,而同期的住宅空置面积占商品房空置面积的55.3%,住宅成空置主体。未开发土地比重增大、商品房竣工率下降和空置面积增长,这三个信息“碰头”则表明:房屋潜在过剩风险出现。汉宇地产的分析师范伟国指出,除此之外,投资者手中还有大量的空置房,仅2003年、2004年两年合计可达1700万平方米,这些房子随时可能被抛向市场。

  【观点】

  并非火爆重现只是局部回暖

  楼市是否已在“鼓励居民适时适度消费”的调控政策中走向全面回暖,甚或昔日火热重现?市场的种种表现是否意味着国内楼市全面回升?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为时尚早。尹伯成教授说,3月份是传统的楼市旺季,仅凭这一个月的成交放量很难得出楼市全面恢复的结论。譬如上海,成交主要集中在户型小、总价低的楼盘和市中心高档公寓,属“选择性回暖”。国泰君安

证券分析师张宇指出,最近房地产股的上涨,主要还是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楼市交易回升只能表示购房者有“走出观望”的可能,还谈不上房地产业的全面复苏。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