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马晓河:农村需求不足造成产能相对过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16:28 中国产经新闻

  发改委经济研究院马晓河:

  农村需求不足造成产能相对过剩

  CIEN首席记者 贾存斗 报道

  “现在我国很多行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并且过剩还在累积”。2006年3月30日下午5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马晓河在接受CIEN记者专访时表示。

  与此对应,3月29日上午,河北省唐山市发改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对CIEN记者说,“到2月底,唐山已有近30家钢铁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涉及炼钢能力1300万吨”。

  但马所长并不认为中国产能过剩有多严重。他“澄清”一点:“产能超过社会需求总量15%才算过剩,但准确确定社会需求总量是个难题。

钢铁产业产能过剩是事实,但严格说,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过剩,是需求不足造成的。”

  过剩祸首:结构性需求不足

  产能过剩危害巨大,不仅造成浪费投资、企业亏损、增加金融风险、失业,甚至会由于物价下降诱发通货紧缩。

  然而,对于解决产能过剩,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甚至是“在短时期根本解决不了的事情”。前几年国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未挡住投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周期性投资热潮依然如野草般疯狂滋长。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周其仁教授曾表示,产能过剩是由于社会需求总量难计算,而投资决策又常常是由政府部门和官员“安排”。因此,积极发展本地经济的地方官员焉有不大兴土木的道理﹖再加上民营资本跟风性的低水平投资。总之,投资过快增长是产能过剩的罪魁祸首。

  “将产能过剩的罪过全部放到投资过热的头上,这是不对的。事实上,我国的产能过剩是在相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过剩,是结构性的需求不足。”马晓河说。

  他认为,以前政府与经济学界总认为解决产能过剩的关键是抑制投资过快增长,这只是对了一半。事实上,我国某些产业的生产能力并不是大得令人害怕,关键在消费能力。

  而产业投资者又往往计算不出社会需求总量,所以宏观调控政策难抑投资浪潮。

  而结构性需求不足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我国东、中、西消费差距很大,造成地区性的消费失衡。而我国由于产业布局相对滞后,造成经济发达地区产能消化较好,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产能过剩严重;二、城乡消费差距很大,中国九亿农民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造成轻工业产能过剩。可以说,农民消费能力只要提高,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三、现阶段宏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很快,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客观上压抑了居民消费能力,却进一步加大了居民储蓄的激情;四、很多地方的产业投资还没有上升到科学规划,过多地受体制改革不到位、官员素质等因素影响,常常是盲目投资过热。那种不根据本地区、不根据市场需求的产业投资必然造成相对的产能过剩。

  化解秘笈

  政府决心向产能过剩顽疾动刀了国家发改委一方面向钢铁、汽车等行业擎起严格控制土地、信贷,提高规模、技术等利器,一方面向电力、煤炭等行业发布行业过剩预警。有经济观察家认为,今年国家解决产能过剩的力度无疑很大,甚至达到无情。

  马晓河所长则认为,要彻底解决产能过剩就要解决结构性需求不足,只有需求才是化解产能过剩的良方。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6年会”上,发改委主任马凯提出了“两手抓”的策略,即,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抑制产能过剩,一方面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这样才能挖出产能过剩的根”。

  针对投资增长过快的压力会长期存在的现状,马晓河所长认为,解决结构性需求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将投资增长稳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一定要对投资产业、投资规模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批、论证,做到投资决策信息公开透明。另外,投资增长规模应控制在20%范围以内,盲目投资痼疾不除,全盘皆乱。二、加强社会保障系统建设,坚持限高、扩中、保低的政策,确保普通民众收入增长,提高民众的消费需求。三、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发展经济密切相关的道路、通讯、医疗、教育、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投资的持续性,不能盲目投资、短期投资,同时要将投资中西部与化解东部产能过剩结合起来,即,尽量先安排那些有利于消化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如此,就会一方面透过投资增加中西部的消费需求,同时也会破解产能过剩。四、大力发展地区产业,尤其适合农村地区的产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未来扩大国内需求的主战场应放在拥有九亿农民的农村。

  “事实上,所谓的相对需求不足更多是指农村消费不足,因此,现在我国提出建立

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是解决国内需求不足的问题。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全国农村消费需求增加一点就会消化很大的产能过剩”,马晓河所长最后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