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发展农村金融需要邮储资金有偿回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09:12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韩雪萌

  众所周知,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已经是全国覆盖最广的金融业务网络。

  根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5年末,全国邮政储蓄余额13599亿元,其中农村存款占比达60%以上,储蓄市场占有率达9.56%,已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吸储大户。

  同时,邮政储蓄正在利用其遍布城乡的网络,向农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

  邮政储蓄网点的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格外突出。与其他在农村地区从事金融活动的正规金融机构相比,全国3.6万个邮政储蓄网点中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农村偏远地区,覆盖着银行网络所没有触及到的大部分区域。据了解,仅重庆一地,就有1000多个邮政营业网点分布在农村,城市网点仅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些邮政网点规模小,但灵活方便,业务种类齐全,大多服务于农村人口。由于邮政网络资源的优势,让农民外出打工、经商、探亲及旅游,携带邮政存折或绿卡就可以在全国邮政储蓄网点进行存取款,为他们提供了可靠的结算服务。可以说,邮政储蓄在为农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绿色银行”深入农民人心。

  过去,邮政储蓄一直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加快组建

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完善邮储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是在国务院部署下,银监会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今年将实施的重大措施。实际上,近年来邮政储蓄一直在探索储蓄资金回流农村问题。2003年8月,邮储资金自主运用以来,在现有体制下,除网络优势之外,邮政储蓄已利用多种方式为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

  首先,以协议存款方式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2003年8月,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资金自主运用。邮政储蓄以协议存款方式向农信社和农业发展银行提供了大量资金,间接支持了农村建设。据统计,邮政储蓄通过协议存款等资金交易,累计向农村返还资金1800多亿元。

  其次,开办小额存单质押贷款试点,直接支持“三农”建设。2005年12月,银监会批准邮政储蓄在陕西、福建、湖北三省开办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的试点。小额质押贷款主要面向农村农户的资金需求,直接支持农村建设。目前,邮政储蓄将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小额质押贷款业务。

  近日,邮储银行上半年挂牌的消息接踵而至。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金融需要邮储资金有偿回流更为紧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大多具有规模小、时间急、频率高的特点,单一的金融机构出于信贷交易成本和收益的考虑,很难满足这类资金需求。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揭开了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篇章,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减轻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并在这个基础上明晰产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农信社改革并未解决“三农”工作最关注的问题——农民贷款难。而解决农民贷款难,必然需要整体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这方面,邮政储蓄的力量不可忽视。

  邮政储蓄能否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解决资金回流是关键。对于完善邮储资金有偿回流机制的问题,银监会近期也多有表述。先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年“两会”期间联组讨论时提出,要把邮政储蓄改造成社区银行,主营小额贷款。而后,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则在全国政策性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强调,银监会正在筹建银行监管四部,专门负责对邮政储蓄机构、政策性银行等机构的监管。可以想见,银行监管四部的成立,对于邮储银行组建,督促邮政储蓄加大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的力度,将产生明显成效。一位相关监管官员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研究设计方案,以使邮政储蓄改革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金融作用。

  如何有偿回流?需要一个完善的机制。邮政储蓄正处于改革转型期,将随着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逐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邮政储蓄也计划随着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探索多渠道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

  即将组建的银行监管四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随着内控机制的完善,将逐步开展一些农业信贷业务,比如小额信贷,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并以银团贷款等方式参与国家

开发银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开发性贷款,为农村建设提供资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