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湖北省分行业排头企业简报 > 正文
 

南漳县人民政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21:13 新浪财经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十五”期间,南漳县始终把中央、省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三县”战略为载体,以发展“生态农业、创税农业、效益农业”为目标,培育“林业、畜禽养殖、烟叶、优质粮食、食用菌”五大主导产业,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2004年全面增长、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大宗农产
品价格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多种不利影响,农民收入仍实现了稳定增长,其发展速度名列全省前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6元,比上年增长5.9%,“十五”期间增加796元,增长38.9%。

  一、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强化配套服务措施

  南漳县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农民群众,尤其是县委、县政府把2005年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年,全面加大粮棉油、猪牛羊、林果特新品种、新栽培模式的推广普及,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入户为基本内容,重点围绕优良品种、动植物保护、配方施肥、高产栽培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以及农业机械化等,重点筛选20项农业技术项目和32个优良品种,采取科技培训、示范、宣传、服务、咨询等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服务活动,县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宣讲团38次,面对面地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电视台设立专门栏目每周由农业专家向农民宣传培训农业新技术,通过一系列措施,把最新的技术、市场信息送到千家万户,真正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到田、技术要领到人,取得显著效果,使之真正成为全县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支撑。畜牧业生产通过“八改”为重点的科技入户工程,优质三元猪比例达到70.0%,出栏率达159.0%,畜禽死亡率下降3个百分点,优质茶比例达到80.0%,优质果品率同样达80.0%,蚕茧上茧率达到95.0%。在增加农业科技含量的同时,南漳县在关键生产环节和农村工作环节实行了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农业专班全力抓、“四大家”领导配合抓、县镇行政干部包村驻点指导抓,组织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纪委、农办开展检查督办,召开现场会,重大环节开展专项督办,全县各级召开督办现场会五十多次,促进平衡发展。在生产投入上积极立项争资,招商引资过亿元,到位资金5000万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保障。

  二、突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近几年来,南漳县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农民增收的重头戏,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找准农民增收的着力点。

  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南漳县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进行相对区域分工,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在注重品种多样化的同时突出发展重点,扩大规模逐步形成当地的支柱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推进

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已形成丘陵地区优质粮油、优质禽畜、优质苎麻和名优水产业带;西南山区柑桔、桑蚕、茶叶“绿色走廊”;西北山区烟叶、菌耳板块基地。表现在一是主导产业基地规模在不断扩大。全县扩大优质稻面积28万亩、20万亩中弱筋小麦和20万亩双低油菜三大粮油基地,发展茶叶基地2.08万亩,桑园基地2.80万亩,成片果园基地2.05万亩,其中:柑桔基地1.62万亩,渔业养殖面积达到3.63万亩,苎麻基地1.68万亩,烟叶基地2.71万亩;当年发展香菇2.56棚、袋料15.8万袋,所有这些主导产业创造的总产值达到64234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5.7%,比上年增长4.9%,人平增加产值69.9元。二是“千株万元”绿色银行工程效益显现。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民育苗和植树造林的热情不断高涨,1990—1995年全县累计成片造林面积45.88万亩,其中用材林42.02万亩,目前已经产生巨大效益,为“十五”期间农民创造了木材收入人平达3950元,同时“十五”期间仅出售树苗7283万株,就为农民人均增加154元以上。三是“千家万户”养殖致富为农民增收撑起了“半边天”。“十五”期间全县累计生猪出栏278.99万头,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创造产值累计达到302623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9.6%,同时全县规模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和效益明显提高,六大专业养殖小区不断发展和规范,年出栏3万头生猪以上的大户6户,千头以上的48户,500头以上的96户。四是二、三产业收入增加。在农村产业调整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批从种植业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劳力增加。2005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劳动力人数比上年增加8595人,增长11.0%,所占劳动力比重由37.2%上升到39.6%,因此所创造的二、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上升,2005年全县农民二、三产业收入人平达到284元,比上年增加56元,所占家庭经营比重由上年的8.4%上升到10%。

  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了产业化经营规模的扩大。到2005年底,产业化经营辐射基地54万亩,带动农户累计24.76万户,人均增收70多元。全县已发展各类龙头企业147家,其中省级3家、市级4家。各龙头企业通过认真分析市场动态,广泛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开展深购远销,揽活了农产品流通,全年销售农副土特产金额达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仅此一项为农民提供收入人平达1340元。梅园米业公司被纳入省粮食局重点扶持的粮食加工企业,全年加工粮食10万吨,其在经营过程中为了稳定粮源,走订单农业的路子,每年年初与3万多农户签订订单,面积15万多亩,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实行跟踪和售后服务,农民吃了定心丸,加上该公司相继开发了10多个系列品牌,效果明显提高,农户也得到更多实惠,每公斤稻谷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16—0.20元,因此每户农民每亩增收80元以上;鑫实食品公司引领全县农副土特产品系列达40多个品种,其中山野保鲜、真空包装技术在鄂西北首屈一指,在全省居前三名,产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而带动全县山区农民的土特产由自给性向商品性转变,山区农民因此人平增收65元以上;地利银花公司通过麻农协会与农户签订苎麻收购合同,收购保底每公斤8.4元,合同履行率达100%,每亩增收500元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市场忽冷忽热、价格畸高畸低、生产合不上节拍、麻农吃尽了苦头的现状;食用菌大市场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尤其是以东巩镇为核心的专业市场,吸引了远安、荆门等30多位外地商贩坐地收购,既促进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市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常年外销香菇300万斤以上,使当地农民人平增收70元以上。

  三、放大实施阳光工程,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工业化、城市化向农村扩散,生产要素、社会要素的空前活跃,由此衍生出来的“打工经济”正以强劲的势头在农村经济这个舞台上上演如火如荼,并成为新时期农民增收的增长点。近几年来,一是南漳县开展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培训,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力转移、转岗敬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县劳动就业局通过兴办农民就业求职“超市”,每年“阳光工程”培训130多期,累计培训6万多人。全县各级政府认真抓好农业富裕劳动力转移,按照“三分之一劳力离土又离乡,从事打工经济;三分之一离土不离乡,从事民营经济;三分之一不离土不离乡,从事庭园经济”的总体要求,以外出务工为重点引导劳动力转移,举家外出打工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常年以劳务输出为主渠道的打工人数均在5.5万人以上,2005年底已达6.5万人,其中3000人干出了一番事业。据百户调查资料表明,共有长年外出务工和利用农闲季节打短工的82人,比上年增加22人,增长36.7%,其中长年务工46人,增长15.0%;在本地季节性打短工的增加16人,增长80%。人平工资性收入可达688元,增长12.1%;二是增强组织服务机构,积极为外出提供中介咨询。县劳动就业局通过多种形式,为外出劳务输出提供信息3万多条;三是农民务工

维权体系的建立,成立专门司法程序,提供法律支持。县司法部门接受外出务工民事诉讼80多件,为务工追回各种工资及赔偿损失200多万元。农民务工吃了定心丸,使打工经济成为转移农民、促进增收的有效载体。

  南漳县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补一免”等惠农政策,确保了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级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户。全县仅免征农业税2194万元,兑现补贴3000多万元,由此全县农民人平因政策性增收达122元之多,从税费改革到农业税的停止,惠农政策的落实已发挥得淋漓尽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5年比上年增加10.14万亩,增长13.3%,全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增长5.2%。

  四、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综合能力

  为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南漳县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远目标,全面开发建设山、水、田、路等农业基础建设和生产资源,全方位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有限资金倾斜到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上,2002年开始,县级财政农业支出所占财政支出比重均在5.0%以上,每年农业支出均在1000万元以上,真正解决了农业灌溉难、农民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2005年全县共完成各类农业基础设施工程2241处,恢复水毁2000亩,改造中低产田3000亩,整修病险水库4座,整修修建堰塘78口,整个渠道210公里,新建村村通公路192公里,新建沼气池1800口,烟水配套工程3978处,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

生活质量,有力地拉动农民增收。

  版权所有 湖北省统计局信息中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