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落实有气无力 上无惩罚措施下无资金细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02:31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常菁 叶加 发自北京 针对建设部公布70个地级以上城市尚未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问题,建设部有关官员和房地产专家表示,建设资金缺位和政策制度不健全是掣肘廉租房制度建设的主要原因。 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司副司长沈建忠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建设部其实并没有
沈建忠认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缓慢一方面是认识上存在问题,地方对廉租房制度建设重视不够,另一方面部分城市的财政确实比较紧张,暂时无力开展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建设部特别要求,各市(区)、县要积极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确保廉租房资金及时到位。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还强调了政策缺位对廉租房制度的掣肘。她在两会期间提交了有关建立廉租房基金的提案,目前银监会已将提案上报至国务院,等待试点。 据了解,北京市廉租房政策覆盖面已经扩大到连续一年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80元,且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低于7.5平方米的家庭。 “但实际上廉租房的制度建设仍不够。”北京市建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财政每年划拨多少,怎样具体支持,应定出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标准和尺度,而不是单纯地为完成政治任务。”除此之外,他说,在准入标准上也应更为清晰,目前怎样核查家庭的真实收入和信用系统,如何制定退出机制和标准,都需进一步完善。 |